视频栏目

秋季除了秋冻,最好别烫发

2015-09-25 09:47:47来源:重庆晨报

暑往寒来,入秋后气温逐渐下降,皮肤腠理由疏松转为致密,阳气开始潜藏于内。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宁蔚夏表示,在气候变化无常的“多事之秋”,养生也要顺应天时。

秋季除了秋冻,最好别烫发

初秋 防暑保脾胃

(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御暑热。初秋暑热仍未退去,素有“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称。此时养生重在解暑降温、预防中暑。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处事不躁,以防暑热伤心。

保脾胃。此时节雨水较多,湿气偏盛。湿邪最易伤脾,淋雨或涉水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饮食要清淡,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并且少食冷饮、秋瓜等寒凉食物,以免中伤脾阳。

解秋乏。由于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不少人会觉得浑身疲软乏力、精神欠佳、睡意连绵、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早睡早起,切忌过劳。

仲秋 防燥常秋冻

(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防秋燥。仲秋时节草木逐渐干枯萎黄,人体也表现为“津干液燥”,如口鼻咽喉发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宜常吃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萝卜、番茄等新鲜果蔬,以养阴润燥。

护毛发。肺主皮毛,秋天干燥的气候致脱发相对增多,为做好头发的养护、防止脱发,这段时间最好暂停烫发,因为化学药水和高温更容易对头皮造成刺激;可以擦一些营养性的发乳或发蜡。适量多吃芝麻、核桃、黑豆、黑木耳等,也对养发、护发很有好处。

常秋冻。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正是“秋冻”的好时机。青壮年以及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和小孩,此时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为越冬打好基础。

晚秋 避寒打“底补”

(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避风寒。晚秋气候开始转寒,此时须及时添衣,不再适宜“秋冻”。深秋时节不时有寒流侵袭,寒邪易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及时保暖,以防疾病发作。

消秋愁。秋天的萧索之景易引人情绪低落,此时要注意精神调养,多参加户外活动,或登高远足,或水中泛舟,或琴棋书画,或养花垂钓,或闻曲起舞,使秋愁在愉悦之中悄然而去。

打“底补”。不少人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其实,要想达到冬季进补的目的,首先应该在秋季调整好脾胃,晚秋正是打“底补”的最佳时期。食疗佳品推荐芡实,可用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猪瘦肉、鸡肉等,可以起到健脾益胃、固肾涩精的作用,对于慢性腹泻、夜尿频多等症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谷国青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睡姿不对,哪种睡觉姿势最好? 人在睡眠时,姿势是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但大体...【详细】
剖宫产后最好2至3年生二胎 最近,朋友圈里流传着外地一家医院产科的微信:“...【详细】
孩子想游泳 最好戴泳镜 炎炎夏季,很多人喜欢选择游泳作为运动和娱乐休闲...【详细】
钙片最好睡前吃 钙与体内免疫、神经、内分泌、消化等十多个系统的...【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