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重阳”。
为什么“九”为阳数?
九为阳数的说法来自河图。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之根,阴阳五行术数之源,表现形式是两幅神秘的图案,被誉为“宇宙魔方”。
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故《艺文类聚》也说“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天地之间用九万里来表示,是因为九是阴阳学说中的阳数极致,不能再大。
《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重九。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重阳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寓意深远,人们又把这天称为“老人节”。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谷国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