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作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主题日活动之一,第二届"食药安全与传播创新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食品药品安全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联盟和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协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出席了论坛。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表示,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但食品安全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需要法律、监管、市场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也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传播科学的作用。"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使每个人都有发布新闻的机会,危机与谣言也相伴而生,对食品安全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新闻传播规律和传播方式创新的研究,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滕佳材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现象,在道德转型期,解决市场失灵和信息失衡,需要加强法治建设、舆论监督、道德引领。食药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宣传和市场秩序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道德、法治、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复杂的系统问题,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胡锦光副院长表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事关重大,强调食药安全治理需要法治建设的完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王帆以"微时代的食药安全信息传播"为主题,分析了走私冷冻肉新闻事件的发酵起因、传播路径和应对策略建议;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系主任陈鹏以走私冷冻肉和"山东疫苗"事件为例,阐述了对食药安全信息传播中媒体规范与谣言治理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李彪借助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契机,分析《食品安全法》的公众知晓及态度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贵武副教授则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发布了有关食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及走势预测的研究成果。
此次论坛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围绕"信息公开与食药安全"的议题开展研讨,与会学者们从食药安全的现实社会问题出发,结合专业研究所长,发布了相关研究成果,共同探讨了食药安全新闻报道的规范问题。论坛还举行了食品药品安全新闻报道规范研讨沙龙,就如何实现对食药安全信息新闻的规范报道等多个问题展开探讨。
(记者 池梦蕊 摄像 薛亮)
推荐阅读:控烟立法 痛在哪儿?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池梦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