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一生的战争

2018-10-10 10:54:01来源:健康台

一生的战争

(此文由一级作家西篱所撰,讲述了年近古稀的李朝龙教授依然致力于振兴中华医药及深入基层精准健康扶贫的事迹。文章发表在国家级杂志《十月》2017年第二期,中国科协、中国作协主办栏目:科技工作者纪事,212-226页)

伟大,就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

2016年2月24日夜里,广东云浮市云安富林镇云舍村贫困农民李章带,突然感觉胸闷加重了,比平时还累。这种难受的状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他很久没法去地里干活了。他喘息着,瞥了一眼电视机,正好看到一个瘦骨嶙嶙但挺着个巨大肚子的小女孩,被父母牵着手摇摇晃晃走进医院。

央视科教频道“大家”栏目,正在播放专题片《无畏挑战——外科专家李朝龙》。

画外音:“这个11岁的女孩冰冰来自黑龙江,小小年纪已经被病魔缠身长达5年。2009年,他被哈尔滨的医院检查出卵巢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之后,冰冰的父母便开始了带着女儿漫长的求医之路。冰冰很少说话,沉默寡言,难以想象这个弱小的女孩如何拖着病体四处求医,并面临一次次的精神打击。随着肿瘤的日益膨胀,她的生命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面对冰冰一天天恶化的病情,全家人在绝望中煎熬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从媒体得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医生曾经救治过一位同样长有巨大肿瘤的卵巢癌患者彭细妹,于是冰冰一家四处借钱来到了广州,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她将面临自己最后一次求生机会。终于,有一位医生准备接受挑战,摘掉她的肿瘤,他就是李朝龙教授。

 “李朝龙是一个军人,同时也是一名外科医生。最让人铭记的莫过于1996年他主刀完成的亚洲第一例多器官联合移植手术。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里,依然轰动了无数国内外的媒体,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美国之音、香港《大公报》、《羊城晚报》等都作了大篇幅的报道。他的外科成就放在今天也是不可复制的,多脏器联合移植对众多外科医生来说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李朝龙主刀的亚洲首例多器官联合移植手术

“李朝龙是一位医学创新者,他对医学的思考从不停歇。四十多年的外科经验使他明白一把手术刀一台手术也仅仅只能救一个人,即使不分昼夜的做手术,能救的人也非常有限,况且单靠手术刀和西药很难解决众多的疑难杂症。他整理继承祖上传下来的传统中医,并结合运用在自己的临床当中。他用清、补、运法则调节人体精、气、神、血、水的阴阳失衡所引起的盈、亏、毒、结、阻症,治愈了无数疑难杂症。广东四会监狱的肝癌三兄弟被他治愈。三位患者都已癌龄超过十二年,但健康依旧。”

57岁的农民李章带看得流泪。他看到身穿绿色手术服的李朝龙教授左手抱着大肿瘤,右手细致操作,感到揪心,自言自语:“你也很累啊,我都想帮你抱啊!”

“2014年7月15日,患卵巢癌肿瘤近5年的11岁女孩韩冰冰终于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顺利切除30斤重的巨大肿瘤。搬去压在身上多年的‘大山’后,冰冰第一次大声说出了心里话:‘我很开心,因为我终于可以看到我的脚了!’”

电视里,李朝龙的同事徐克成教授正在接受采访。徐教授说:“什么叫伟大?伟大不就是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吗?”

李章带尚无力思考“伟大”的问题。

即使是南方,这也是个寒冷的夜晚。他抖抖索索地把自己裹进被子里,继续说:“要是能找到这个好医生给我治治……但是我害怕,也没钱做手术啊……”

时长40分钟的专题片,讲述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首任肝胆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朝龙在外科手术方面创造的种种奇迹,以及他数十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医学,创立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华医学,应用中药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的故事。他用中药治好了肝癌、肺癌、乳腺癌等等让人们望而生畏的疾病。

2016年4月,央视4频道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健康台《中华医药》,在全球同步播出李朝龙讲授华医学的网络公开课视频,引起巨大反响。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纷纷邀请李朝龙前往演讲。

“医学技术日益发达,但新的疾病不断出现,病症也日益复杂化,单靠手术刀和西药,很难解决众多的疑难杂症。中医中药用的得当可治百病,这已经被华佗、李时珍、张仲景等传统名医所证实。中国的医学家,应该‘以身试法’,要兴中医、惠人民,必须要与时俱进,吸取现代科学成果和营养,将中医中药带进新时代,使之重新回到现代医学的舞台上。”

他的声音,亲切、沉着,饱含大医的自信与军人的坚定。当他提出“医学教育应成为国民基本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的时候,听众热烈鼓掌。他创立的华医学和他的著作《华医学(纲目)》,就是一部简明实用、人人都能读懂的医书。他认为,实现医学的大众化,是每个医学家的责任。国医、国药既是科学,又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他急切地期待它能快速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在李朝龙的多次演讲中,大病痊愈的农民李章带,总是默默地坐在后排。回想李教授给他治病的过程,他的眼眶又潮湿起来。

2016年的5月底,李章带因心前区疼痛晕倒,在云浮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结果: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极重度),心功能3级,慢性胃炎,轻度贫血。医生建议转到上级医院行换瓣治疗,期间三次给家属下病危通知单。转到广东省医院就诊,院方通知马上住院交费,安排手术。手术费用需11万元,有各级扶贫办开出的贫困证明,减到9万。李家人东拼西凑、到处求借,也只凑了不足4万。

一想到承担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巨额的护理费、药费,李章带浑身发冷。他不想拖累儿孙,放弃治疗悄悄回家了。

“等死吧!”当时他绝望地想。

一个老乡亲来告诉他,那个多年来一直为村民们义务开药方的李教授,来村里扶贫了!吃李教授开的中药,几十块钱就治好大病!

李章带激动起来:“李教授是不是叫李朝龙?”

早在1975年,李朝龙就常常送医送药到基层。

那时,他带领南方医院的医疗扶贫小分队,走遍了粤北地区。他到乐昌黄圃公社卫生院帮助工作整两年。那个地方的农民患胃病的很多,不少人因为长期得不到治疗发展为胃癌。为了做胃切除手术,他在简陋的环境里建手术室,大冬天,为了给手术室加温,在屋壁上嵌汽油桶,由村民在室外烧火,通过汽油桶给手术室供暖。做了多少台手术,已经数不清了。他不收红包,农民们送一点土特产,他也不要。一个患夜游症的十来岁的小男孩来看病,却没钱付药费,李朝龙替他付了。春天,乐昌的山野开满了杜鹃花,吃了一段时间中药后不再夜游的男孩摘了红艳艳的花来,插在李朝龙办公室的窗户上,在李朝龙的记忆里,整个春天都是美丽的杜鹃红……

1991年,他深入南沙群岛巡回医疗,给守卫在祖国南大门的解放军官兵体检治病,一去就是一个多月,海风吹、烈日晒,他又瘦又黑,回来时妻子竟然差点认不出他。

从2003年至2010年,他到基层医院进行传、帮、带,把大医院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基层医护人员,并开办研究生班,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开展肝脏移植、微创外科、大动脉外科等疑难手术,帮助中山小榄人民医院、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培养了一批学科学术带头人。他的学生遍布军内外医院,他曾被韶关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韶关那个被他用中药治愈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娥婆婆,如今常独自到广州游玩,每次都带来一大扎粤北山区的艳丽野花送给他。

2015年底,李朝龙偶尔看到一项资料,国务院扶贫办最新摸底调查显示,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达到42%,有近3000万人。他心里一紧,立刻叫助手找来广东的资料。

经济大省广东,贫困发生率也有4.55%,而全省相对贫困户的5种致贫原因,因病占第一位,达到36.2%。

李朝龙坐不住了。从此,他除了手术和坐诊,其他时间全部投入自发的医疗扶贫,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送医送药。距离广州200多公里的云舍村,就是他常去的地方。

他与广东省内云浮、乐昌、乳源、封开、佛冈、仁化等地的政府扶贫工作人员接洽,自费投入,义务为这些相对贫困地区开展健康扶贫……

2016年5月,他将医疗扶贫扩大到边远省份,只身前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五个贫困县的医疗现状和中医中药应用情况。

2016年的5月底,李章带因心前区疼痛晕倒,在云浮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结果: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极重度),心功能3级,慢性胃炎,轻度贫血。医生建议转到上级医院行换瓣治疗,期间三次给家属下病危通知单。转到广东省医院就诊,院方通知马上住院交费,安排手术。手术费用需11万元,有各级扶贫办开出的贫困证明,减到9万。李家人东拼西凑、到处求借,也只凑了不足4万。

一想到承担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巨额的护理费、药费,李章带浑身发冷。他不想拖累儿孙,放弃治疗悄悄回家了。

“等死吧!”当时他绝望地想。

一个老乡亲来告诉他,那个多年来一直为村民们义务开药方的李教授,来村里扶贫了!吃李教授开的中药,几十块钱就治好大病!

李章带激动起来:“李教授是不是叫李朝龙?”

早在1975年,李朝龙就常常送医送药到基层。

那时,他带领南方医院的医疗扶贫小分队,走遍了粤北地区。他到乐昌黄圃公社卫生院帮助工作整两年。那个地方的农民患胃病的很多,不少人因为长期得不到治疗发展为胃癌。为了做胃切除手术,他在简陋的环境里建手术室,大冬天,为了给手术室加温,在屋壁上嵌汽油桶,由村民在室外烧火,通过汽油桶给手术室供暖。做了多少台手术,已经数不清了。他不收红包,农民们送一点土特产,他也不要。一个患夜游症的十来岁的小男孩来看病,却没钱付药费,李朝龙替他付了。春天,乐昌的山野开满了杜鹃花,吃了一段时间中药后不再夜游的男孩摘了红艳艳的花来,插在李朝龙办公室的窗户上,在李朝龙的记忆里,整个春天都是美丽的杜鹃红……

1991年,他深入南沙群岛巡回医疗,给守卫在祖国南大门的解放军官兵体检治病,一去就是一个多月,海风吹、烈日晒,他又瘦又黑,回来时妻子竟然差点认不出他。

从2003年至2010年,他到基层医院进行传、帮、带,把大医院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基层医护人员,并开办研究生班,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开展肝脏移植、微创外科、大动脉外科等疑难手术,帮助中山小榄人民医院、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培养了一批学科学术带头人。他的学生遍布军内外医院,他曾被韶关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韶关那个被他用中药治愈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娥婆婆,如今常独自到广州游玩,每次都带来一大扎粤北山区的艳丽野花送给他。

2015年底,李朝龙偶尔看到一项资料,国务院扶贫办最新摸底调查显示,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达到42%,有近3000万人。他心里一紧,立刻叫助手找来广东的资料。

经济大省广东,贫困发生率也有4.55%,而全省相对贫困户的5种致贫原因,因病占第一位,达到36.2%。

李朝龙坐不住了。从此,他除了手术和坐诊,其他时间全部投入自发的医疗扶贫,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送医送药。距离广州200多公里的云舍村,就是他常去的地方。

他与广东省内云浮、乐昌、乳源、封开、佛冈、仁化等地的政府扶贫工作人员接洽,自费投入,义务为这些相对贫困地区开展健康扶贫……

2016年5月,他将医疗扶贫扩大到边远省份,只身前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五个贫困县的医疗现状和中医中药应用情况。

2016年6月初的一个周日,李章带听说那个电视上介绍的医生,善于用中药医治疑难杂症,到云舍村扶贫来了,赶紧叫儿子扶他出去。还没走出家门,他看见李教授带着学生和助手,从村道上来了。

李章带激动得呼吸困难:“是他,就是电视里的那个!”李教授看起来就50岁左右,面容温和,李章带感觉非常亲切。

“你就是李教授啊!你是好人,了不起的好人。我没钱做手术啊!”

“别哭别哭。”李朝龙伸出手替李章带揩掉眼泪,仔细翻阅病历。少许,他抬起头来:“我这就给你开药,你放心,不需要手术!”

李章带服用李教授开的中药,第4天睡眠好转、胸闷气促明显减轻。

李朝龙根据他的身体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将药方配伍作调整。

服药20天后,李章带的不适症状全无,就像多年前一样,又可以上山砍柴下田耕作了。整个治疗过程所花药费仅1200元。李章带种了许多火龙果,从育苗开始就是他一人耕种。红色的火龙果挂果的时候,他拄着锄头,站在地里,特意叫家人拍了张照片,寄给李教授。照片上的他,笑容满面,精神十足。

真正决定人的社会地位的,不是财富和官位,而是美德和人品

在李朝龙的生命历程中,有些画面,永远定格在彼时时空,成为他记忆中最温暖深情的一部分,随时可以呼唤他的心灵回归。

1954年的秋天, 潇湘大地,一片清凉,荆棘丛中的小路近十里,似长长飘带,时而蜿蜒时而舒展,连着小学和祁阳县龙泉头湾屋李家。李家6岁的孩子朝龙放学了,他沉默的嘴唇紧抿,微黑的小脸隐隐透出笑容,一路奔跑,赤足拍打光滑的村路噼啪噼啪响,身体运动的惯性带动的四肢,充满弹力,仿佛要飞……

到家,他将肩上的书包换成两个竹篮,迅速牵牛出去,迎着黄昏西方的亮光来到草木茂盛的山丘上。牛儿开始它的晚餐,他在旁边挥动镰刀割猪草,把其中的艾叶、益母草、车前草、马齿苋等仔细捡出来分装。他已经跟父亲学认了几十种草药。打完猪草打柴禾,砍下干枯的荆棘条捆成个。猪草、药草和柴禾全是自己揹、扛,绝不让牛儿负担。乡亲们不一定能明白这孩子天性中对万事万物的宽厚之情,年底却也评他为“牧牛模范”。

6岁的“牧牛模范”得到的奖品是一条毛巾,他藏在书包里。他的班主任陈老师,正在哺乳期。有一次,他早上放牛没吃早餐,赶到学校时,饿晕在教室里。陈老师抱起他,准备喂他吃奶。他红着脸躲开了。从此,在他心里,陈老师就像他的妈妈,她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只有她可以拥有这雪白的毛巾。

寒冬降临,大雪像白袍子覆盖大地,祁山白雪皑皑,湘江两岸一望无际,寒冷肃穆。瘦小的朝龙偎在祖母怀里,学《本草纲目》。从有记忆时起,他就跟着祖母、父亲,看他们用草药给村民治病,瘟疫腹泻、刀伤烫伤、呕吐出血、发烧头痛……从不收取一分酬劳。祖母说,药是土地给的,人和牲畜万物,都是土地养的……。

1968年的春天,李朝龙最强烈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但是,征兵体检时,他因为体重太轻不过关。他失望得要哭了。

负责体检的张军医看他的双手、肩膀全是厚厚的老茧,问:“你在家都干什么活?”

“挑水放牛喂猪种地,上山采药,洗药切药熬药……”

张军医动容:“你懂药?”

“我家世世代代,给十里八方乡亲治病。”

张军医激动起来:“你等等!”

部队缺医生。

他在征兵办公室外的地上坐等了一整天,父亲劝他回家,他不走。他相信军医叔叔不会骗他。果然,天快黑的时候,张军医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套军服,递给他。

是张军医让悲伤失望的李朝龙重新获得入伍的机会。

这样的幸运,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再次降临。那是许多年后,李朝龙考取中山大学肝胆外科专业研究生,但录取通知书却在交换过程中失踪了。久等不到通知书的他,心情焦灼,去到中山大学看到一个教授模样的人,那就是他的导师曹教授,正焦急地要联系他。曹教授说:“肝胆外科人才太少了,我要感谢你选择并报考了这个专业啊!你看,一共有10多人报考,而且只有你考上了!”

当时,李朝龙想,如果自己是火种,张军医和曹教授就是点亮他的人。那时,他第一次反思命运:当兵是补录的,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也是补发的……命运,并非功利社会的人们所说,由性格、细节或是什么什么决定。命运,其实总是由善良的愿望所引导和庇护的。

李朝龙到部队后,当过炮兵、步兵、卫生员。

某天,战士们正在操练的时候,他瞥见远远驶来的摩托车,载的正是张军医。他没有停止动作,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张军医的确是来找李朝龙的。他老远就对李朝龙的连长说:“李朝龙呢?李朝龙呢?我招他来是要当军医的,你们搞什么搞!”

又是很多年后,老连长到南方医院治病,是李朝龙为他做的手术。老连长说:“朝龙啊,张军医说我搞什么搞,那时我是想培养你当干部的啊!是他搞什么搞!”

李朝龙笑了:“老连长,如果没有他搞什么搞,我今天就不会有机会帮你做手术啊。”

“那是那是。”老连长满意地说:“你做的,我才放心。咱们连,就出了你一个教授!”

张军医一心要把李朝龙培养成优秀军医。部队缺医生,更缺医药。卫生所里只有土霉素、酒精和十滴水,没有中药。

记忆力惊人的李朝龙虽然能记住药典里上数百种药材的形状和药性功效,但巧妇无米,连战友们的感冒发烧都无药可用,李朝龙焦急万分,向首长申请外出采药。

广东东莞大华山,李朝龙独自在山林间找药一个多星期了。每天,他凌晨就进山,直到天黑才回。

当广袤山野被暮色笼罩,他视物不清,抬起头,却直不了腰,双腿也累得站不住,“啪”地伏倒地上……

大地生长万物,万物润泽生命。他的头埋在草丛里,身体似与温暖的土壤融合,鼻子和口腔里尽是药草和昆虫的气味。

“地球啊,我的母亲!不,我的祖母!曾经,祖母教给了他一个简单的道理:善待所有生命,救助他们,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他美丽还是丑陋……

祖母一生生活在民风淳厚的龙泉头湾屋李家,她知识丰富,睿智善良,爱诗书,知礼仪,懂药懂医,施惠予一方百姓,在穷乡僻壤的祁阳县广为受人尊重。祖母用自己的一生证明:真正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不是财富,也不是官位,而是美德和人品。

祖母十分疼爱他。祖母走后,把祖父亲自记录和撰写的所有中医中药笔记、验方,留给了他。它们至今仍在他的案头上,被他反复阅读。

“为什么我从小就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灵性,像诗人所写的那样感动人心?我很小的时候,牛儿、猪和鸡,各种动物和植物,甚至泥土和石头,都栩栩如生地说话……大地,祖父,祖母,我的心脏贴近你们,请你们听我的心跳,听我心里的声音……”

李朝龙被通讯员急切的声音唤醒。

“李医官!李医官!”

张开手臂俯卧在地的李朝龙迅猛弹跳起来,右手按住腰间的手枪:“什么情况?”

“你没事啊?天黑了,你还没下山,我摸上来,看你一动不动躺着……吓死我了!”

李朝龙笑了:“亿万年来,大地生长的一切,都是为人的生存所准备。天人合一,万物和谐。亲近大地,宛若亲近亲人!”

“李医生,你是诗人呐!”

“去你的,我才不是诗人。我是军人!药材够了吗?”

“装了满满一卡车了!”

“回部队!”他高兴地命令。

“以意念化生万物,难免虚妄。存在的道,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劳作、不遗余力地为他人服务,回馈大地,回馈祖先和同胞,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命过程。”

“李医生,你说什么?”开车的通讯员扭头看他。“你看你,下巴都长满青草了,哈哈!”

“啊?”他清醒过来,“不好意思,我从小爱自言自语。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割下巴的草,整理仪容。虽然车厢里只有咱俩,我却还真有硕果累累、浩浩荡荡的感觉。你说是不是?”

“那当然,咱部队里第一次有这么多药材啊!”

回到部队,首长和战友们都乐坏了。

首长把准备做篮球架的木料捐出来做药柜。炙药,做饮片、药片和药丸,李朝龙忙得不亦乐乎。

他在木板上凿出密集小圆坑,填进药泥。“哗哗——”木板翻过来时,药片像雨点一样洒落。

90年代,李朝龙组建了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

肝,人体里最大的不可或缺的解毒器官。肝脏的功能大概是人体器官中最复杂的,据研究,在肝脏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有500种以上。

中国是肝病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到10%,华南地区是肝病高发区域。各种肝病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是较为理想的生存选择。

李朝龙最早开展腹腔镜手术,最早进行肝癌切除手术,最早诊断出内脏缺血综合症等疾病,最早……他的一系列“最早”,不但是国内医学领域的“最早”,也是国际医学前沿的创新和突破。

目睹那些因肝功能衰竭而殒灭的生命永远离开这个世界,李朝龙开始肝移植研究。

20世纪下半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肝移植让病人获得新生,成为医学世界先行者李朝龙们的梦想。

世界首例人体肝移植,是在1963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卫生科学中心的托玛斯·斯塔泽(ThomasE.Starzl)教授完成的,受体是3岁患儿,术中死亡。直至4年后,坚持不懈的斯塔泽教授终于成功完成一例儿童肝移植,该儿童生存了400天。

我国最早一例肝移植手术,是1977年上海瑞金医院和同济医院联合完成的。受体术后生存52天。

1978年9月,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将肝移植研究提上议事日程。从此,李朝龙踏上了器官移植的艰难征途。

当时,国内肝脏移植的资料完全空白。李朝龙和已经组建了匹兹堡大学UPMC(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移植科的斯塔泽教授频繁联系,了解斯塔泽教授研究的最新信息。

经过11年的努力,1989年,李朝龙的专著《肝脏移植》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第一部肝脏移植专著。该书的出版,推动了中国医学界的第二轮肝移植高潮。

斯塔泽教授收到李朝龙的专著,异常高兴,把书赠送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并邀请李朝龙去他的匹兹堡移植中心工作。

李朝龙心动了!

那是世界最最前沿的研究中心啊,有成熟的技术和团队,有学术资源、病例资源,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在那里,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研究!

但是,李朝龙珍惜自己的中国军人身份。失去匹兹堡移植中心工作的机会将终身遗憾,他仍不得不放弃。

后来,澳大利亚Princess Alexandra医院外科主任Russell W.Strong博士也给李朝龙发了邀请信,恳切希望李朝龙能够到澳大利亚工作。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给李朝龙寄来的赴澳申请表,就像天上扔下一颗炸弹,李朝龙被请进军医大校长办公室。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谈话,劝他留下来。

后来,李朝龙到美国参加国际外科学术会议,见到了神交已久的斯塔泽教授。

热情的拥抱之后,斯塔泽教授为李朝龙未去美国工作深表遗憾,说如果李朝龙留在美国,以他的技术和学术造诣,必定能成为斯塔泽那样的世界名人。

李朝龙一夜未眠。

他太想留在匹兹堡移植中心工作了。

但是,军人意识、医者使命,让他当即产生了新的想法:中国是肝病大国,中国的肝移植急切地需要发展起来,他应该留在国内,帮助自己的同胞。

害怕自己会动摇,会议还没结束,他提前飞回了广州。

他对妻子说:“朋友们劝我留在美国,那样我将成为世界一流的外科医生。但是,我就留在中国,也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的外科医生!”

迎接中医药的春天

“地球从形成至今,历经数十亿年,其自然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今天地球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结构,已不是当初的模样。长期以来,人类最缺乏的理念是尊重自然。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已经到了非常的严重的地步。科学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类有得有失。生活资料不断丰富,使人类逐步摆脱饥饿、贫穷和恶劣的生活环境。杀虫、杀草、杀菌、杀癌的结果,也伤害了人类自身,人造化学品作为人类的生活资料和药品,其利其弊,值得人类反思!”

恰其时,党和政府极力推行大健康服务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国务院成立由36个部级单位参加的部际委员会,专门负责中医药协调和统筹工作。广东省举办“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产业国际论坛”,李朝龙参加论坛,广东省在发展中医药方面的成就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令他感到振奋。可以预见,未来中医药健康服务将成为新常态下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李朝龙这个“老兵”感到了肩上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

12月17日,李朝龙教授新出版的《中医流体学理论与实践——疑难病“清补运”通用治则临床验证》,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来了许多被李朝龙用“清补运”法则治愈的患者。广州番禺退休在家的闵先生,自患上帕金森症后,动作迟缓、全身无力,生活不能自理。某天在家滑倒后瘫在地上5个小时,从此只能坐轮椅了。他按李朝龙开的药方服药3天,失眠、便秘改善;服药一周,手脚有力,可以拄拐行走;服药20天后,生活能自理,可以做些家务,每天散步2公里。还有来自佛山的曾患罕见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马女士,还有来自中山曾患晚期肺癌伴多发性骨转移、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胡先生,还有……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文艳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内容...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