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男,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2014年荣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石学敏先后在国内及国外多个学术组织及学术期刊兼任职务,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传统医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美国东方医药基金会顾问,美洲中医学院及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西医结合衫临床急救》杂志编委,《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副主编等。

石学敏是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针灸学和老年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规范,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现代化进程。

1962年天津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

1962年10月~1968年6月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师。

1964年9月~1965年9月卫生部针灸研究班学员。

1968年9月~1971年4月中国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主治医师。

1971年4月至今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1971年被任命为针灸科主任。

1979年晋升副主任医师。

1981年被任命为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1983年晋升副教授,同年被任命为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1987年晋升主任医师。

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1年晋升教授,同年被任命为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学敏院士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主编著作23部,曾作为主编主持了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及新世纪一版《针灸学》教材的编写。其中由他主编的千万言巨著《中医纲目》被专家誉为继《医宗金鉴》之后的一部中医临床划时代巨著,并获1996年天津市科技著作二等奖。主要著作如下:

1、《石学敏针灸学》主编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6年

2、《中医纲目》主编 人民上报出版社 1992年

3、《脑血管障害的针灸治疗》独著 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 1991年

4、《针灸临床的理论与实际》主编日本国书刊行会 1980年

5、《中国针灸治疗学》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

6、《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

7、《中国针灸奇术》主编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2年

8、《中西医急症学》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年

9、《汉英中医辞典》主编华夏出版社1998年

10、《针灸治疗学》主编 全国高等院校六版统编规划教材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年

11、《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第一著者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年

12、《当代针灸治疗学》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年

13、《针灸推拿学》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年

14、《中华推拿奇术》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1、创立醒脑开窍针法

70年代末,石学敏提出中风病根本病机在于"肝风挟痰浊、瘀血上蒙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创新性认识,创立醒脑开窍法则及针刺方法,从而确立了从脑论治中风、以取阴经穴为主的治疗体系。

由他设计、实施和主持完成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于95年通过天津市科委成果鉴定,并获得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系目前中辚针灸研究所获得的最高科技奖励,现已作为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

2、确立"针刺手法量学"新概念

他在针刺治疗中风病的量化手法研究基础上总结了9种疾病的针刺手法量学规律,并通过严谨的实验研究,率先提出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及两次针刺间隔时间作为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使传统的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

此外,他对最常用的捻转补泻手法,根据捻转的频率、幅度、作用力方向提出了量化的补泻定义及规范操作,即捻转幅度小于90度角频率快(大于200转/分钟)为补法;相反捻转幅度大于180度角、频率慢(小于60转/分钟)为泻法,更新了"大拇指向前捻转为补,向后捻转为泻"的传统定义及操作。他主持完成的"针刺手法量学研究"成果获86年度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

3、创立石氏中风单元疗法

创立"醒脑开窍针法"和"丹芪偏瘫胶囊"为主,康复训练、饮食、心理、健康教育等疗法为辅的一整套完整、独特、规范中医中药治疗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大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在全国推广应用。

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9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香港"求是"科技成就奖,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4、对针灸学基本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

石学敏教授根据历代文献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首次对14经脉361个穴位的功效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的理论体系。

石学敏院士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对每一条经脉搏的病侯群进行了剖析、划分,并与现代相关疾病进行了对照研究,科学地对12经脉搏的病侯体系进行了破译和阐发。在他的带领下,针灸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针灸中心"。

目前承担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重点课题2项。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40余名。在他的带领下,针灸学科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医和针灸学科医、教、研基地。他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被海内外患者和中外媒体誉为"华夏第一针"。

1、《"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奖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并获1998年天津市第三届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2、《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才》获奖1993年普通高等党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3、《独辟新径,探索中医博士生培养之路》获1996年天津市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4、《针刺手法量学》获1986年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学成果乙级奖 第一完成者。

5、《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小白鼠(SAM-P/8)脑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获199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6、《针刺对大鼠急性脑局部缺血模型脑微血管系统机能和形态的影响》获199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7、《针刺治疗"喑痱"、"类噎膈"325例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获1993年国家中管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8、《针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实验研究》获199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9、《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1年国家中管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0、《"醒脑开窍"针法对中风病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获199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1、《"醒脑开窍"针法形态及组织化学实验研究》获199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2、《针刺的脑机制――正常大鼠脑对不同穴位刺激反映的形态学研究》获199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13、《针刺治疗中风(脑梗塞)临床研究》获1981年市科协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4、《中医针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1996年11月通过市级课题专家鉴定,已成果登记 第一完成者

15、《芒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获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完成者。

16、《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鼠活性基因作用机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获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7、《"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获1997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18、《针刺防治急性脑梗塞并发心脏损伤的研究》获1998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19、《针刺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P/10)行为学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获1998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20、《针刺干预急性脑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获1998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21、《针刺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脑、肝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获1999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22、《血液流变学对脑血栓形成的作用机理探讨》获1991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