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公子”“穿山甲公主”“穿山甲经理”等在微博自炫吃穿山甲的一系列事件,让我们再次关注起穿山甲这一濒危动物。近日,新华社记者和志愿者辗转南宁、桂林、昆明等地,发现多地贩卖穿山甲,且已形成上下有序的交易链。
原本与人无涉的穿山甲,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沦为盘中餐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第一个吃穿山甲的人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穿山甲在生物学中属于特化物种,身体机能极具特殊性,肝脏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统弱,且其一年仅繁殖一胎,繁殖能力也弱。对如此特殊的物种,原本就是吃一只少一只,许多人却仅仅由于贪恋野味,好奇心作祟,遂大肆猎杀。更有不少人将吃野生穿山甲视为风尚,公开兜售其“肉质鲜美”等,引得一些毫无法律、动物保护意识的食客趋之若鹜。穿山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国独有的中华穿山甲已接近灭绝。穿山甲的日渐凋零首先是这些食客管不住嘴造成的。
穿山甲除了被暗地里卖给食客外,其鳞片等还被收购用作中药材,长期以来,药用和食用比重基本各占5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食用比重越来越大,不少人已从最初的尝鲜发展为有恃无恐的炫富。据统计,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04年,我国境内穿山甲数量几乎呈断崖式下跌。一方面是穿山甲数量的锐减,另一方面则是不少有权或有钱人将其变成自己的待客佳肴。市场上越来越难找到穿山甲,只有手握特权的人才能通过特殊渠道获得这越发罕见的食材。穿山甲的可怜之处在于,恰恰是其生存处境越发困难的时候,食客的欲求越发不可遏制。无论是“穿山甲公子”的“第一次吃,口感味道很好,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野味了”还是“穿山甲公主”的“常年补到流鼻血”,穿山甲已成为他们炫耀身份和地位的符号。有网友嘲笑他们愚蠢,不该如此大肆声张。难道那些未曾在微博上大肆声张的“李局长”“黄书记”就聪明了吗?说句偏激的话,若不是“穿山甲公子”已渐成往事的微博被网友翻出,不知道还有多少穿山甲要被大快朵颐。不约束某些“权贵”日益膨胀的权力,穿山甲就难逃被吃的命运!
一言以蔽之,将穿山甲推上餐桌的终究还是贪婪的人心。记者和志愿者发现的地下交易市场,是一个充满资本铜臭味和尔虞我诈的世界。黑市交易的穿山甲大都由越南等地走私进入国内,身处越南等货源地的神秘人站在交易链的最顶端,他负责接收国内订单、决定批发野味。原本仅百来块钱的穿山甲,因中途多次转手,待运到国内,价格便飙升至几千甚至数万元不止,正是如此高额的利润让贩卖者甘冒法律风险。炫富、炫势的食客仅仅位于交易链的终端,即便没有他们的消费需求,如此丰厚的利润也必定会驱使食利者开辟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市场。落入贩卖者手中的穿山甲几乎都无法存活太久,它们被当作单纯的商品,身体被注入石灰石、防腐剂、兴奋剂甚至泥沙碎石等物质,根据重量被卖以不同价钱,沦为交易双方博弈的筹码。这说到底是一笔金钱交易,是见不得光的跨国贸易。保护穿山甲已不只是建立多少保护区、人工养殖场的问题,除了保证国内现存的野生穿山甲不受伤害外,如何同越南等国家展开合作、如何彻底斩断一条条黑色交易链,才是决定穿山甲命运的关键。
为了让穿山甲不再成为盘中之食,人们除了要管好嘴,还要收紧自己欲壑难填的心。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大依法打击的力度,遏止残害穿山甲乱象的蔓延。
推荐阅读:三元奶酪未过期已发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