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步入深水区后,我国的医保改革正面临世界性难题和中国式问题的双重挑战。”在5月13日举办的“2017第十三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甫说。众多与会人士认为,要做到改革破局,就要创新思维,即发挥“三医联动”的系统作用和医保支付的核心作用。
直面医保中国式命题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我们用20年时间实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病有所医的梦想。”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说,从“两江”试点到全面推开,从职工医保到全民医保,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已经从两三千万人扩大到13亿人以上,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年就医人次实现了大幅增长,去年全国就医人次接近80亿,平均每人就医6次,接近美国水平。
但医保改革面临的挑战也显现出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导致需求和费用增长以及利益多元诉求这3个世界性的医保难题正考验着我国的医保制度。“利益多元诉求是我国政府治理和医保制度遇到的最大挑战。”陈金甫解释说,社会转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公平性驱动下的福利陷阱。欧洲能用20年时间走出战争困境,却无法跳出福利陷阱,导致经济发展持续停滞。而我国目前人工成本增加,资本竞争力下降,也是囿于福利的增加。
在陈金甫看来,我国医保制度还面临一个中国式命题,那就是医改给医保戴上的“龙头帽”。我国医保对医药卫生体制的制约、引领和激励作用彰显,它在过去已经引发了医院补偿、医药发展、消费刺激等多元化利益博弈,而如今传统的多元利益诉求格局仍未改变,产业性诉求也已经加入。未来必须以公共治理的格局破解新的利益分配难题。
陈金甫认为,要应对当下的挑战,就要回归医保本身,解决基金和绩效两大平衡问题。一方面要保持制度性的基金平衡,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避免陷入福利冲动,保持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医保在向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购买服务时,要妥善处理服务质量和绩效的均衡问题,否则就可能给医药产业发展带来负面效应,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创新思维寻求突破
在陈金甫看来,医保改革突破口在思维,即突破旧有机制的局限。“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可能犯了路径依赖的错误,用旧体制思维改革旧体制的问题。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想用医保的外部力量解决医药卫生体制的内部问题,无异于舍本逐末。”
陈金甫的观点获得了与会者的普遍认同。他们认为,思维突破可从“三医联动”和医保支付方面入手。
王东进认为,“三医”间内在联系紧密,医保改革要强调“三医联动”。“医疗、医保、医药是一个共同体,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同,一损俱损,医保不可能‘孤军深入’。”他同时否认了社会上“三医捆绑”甚至“三医合一”的言论,“如果‘三医’合成一体,那就成了自拉自唱,一个部门既开药又掏钱,既当会计又当出纳,难以形成制约机制,就可能‘开倒车’。”他提醒,“三医”之间要弱化偏见,尊重各自的不同规律,要互相制衡、协同发展、避免打架,以免错失改革良机。
陈金甫则给出了实操方向,即要瞄准三个主题。他说:“第一,要做强医保的功能,加大整合力度;第二,要完善医保治理的规则,形成一个真正符合国民保险和社会基本制度的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第三,进一步推进付费方式改革,形成医保对医药卫生的激励作用,引入多元利益调节下由单一管理到社会共同治理的博弈机制,把各方利益主体和其价值追求引入公共决策的前端。”
而在湖北省人社厅总会计师高忻看来,医保改革还要通过支付方式的改革,重塑医保在医疗机构、患者和医保间的引领地位。他认为,医保现在处于被围绕而不支配的地位。要发挥医保支付的核心管理作用,就要把制约、奖励和惩罚结合起来,重新确立医保管理的核心地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国医保系统的健全和诚信考评体系的建立。“曾有一位湖北患者,到四川某医院看病后,拿了98万元的医疗费报销单回省内报销,报销之后被查出来是弄虚作假。这就对医保制度提出一个问题:对于作假者是否应当继续享有医保?因此,医保支付的条件、门槛、管理手段,都必须建立在完整、准确、灵活、有效的诚信考评机制中,这就要发挥监督的作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丝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