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黑眼圈熊猫眼怎么办,做到这几点,轻松甩掉黑眼圈

2018-09-14 14:35:39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黑眼圈,俗称“熊猫眼”,是指眼睑皮肤呈现青黑色的病变,生活中很常见,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那么为什么会有黑眼圈呢?黑眼圈有不同的种类吗?有什么好办法来预防它吗?下面我们来详细谈一下黑眼圈的相关问题。

眼周皮肤是身体中最薄的部分,且黑色素活动非常旺盛,如果平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熬夜,睡眠或运动不足,视疲劳、女性月经不调等,就很容易出现黑眼圈。黑眼圈大体分为三个类型:色素性,血管性,结构性。

色素性黑眼圈

色素性黑眼圈是最常见类型,主要是由于真皮黑色素的过度沉积所致,常见于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致色素沉积等,黑眼圈多表现为茶色。

血管性黑眼圈

血管性黑眼圈主要是由于眼周血液循环瘀滞所致,多表现为青色黑眼圈,常见于过敏性鼻炎,熬夜、视疲劳、内分泌失调、贫血等。或是眼睑皮肤薄而透明化,皮下脂肪少,使得其下的血管清晰可见。

结构性黑眼圈

结构性黑眼圈是由眼眶结构异常导致;在亚洲人群当中,血管性黑眼圈最多见。

如何才能轻松甩掉黑眼圈呢?

1.首先要保证足够的睡眠,不要长时间熬夜。

2.太阳光强的时候注意佩戴太阳镜,减少色素沉着。

3.禁烟戒酒。

4.热敷:热毛巾敷眼,促进眼周血液循环。

5.熨目法:双眼自然闭合,两手搓热后,两掌心轻捂眼睛,眼球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转动数周,再反方向转动数周。

6.眼周穴位按摩:按摩能改善眼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可用食指或大拇指按摩眼周的攒竹穴(眉头凹陷处)、丝竹空穴(眉梢凹陷处)、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外旁开1寸的凹陷处)、印堂穴(两眉头连线中点)、睛明穴(内眼角上方的凹陷处),使眼周围皮肤血液循环加快, 舒通经络。每次 3 分钟,每天 2 次。

7.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K 和维生素C。

相信通过上面这些方法,对于成功甩掉熊猫眼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对于病理性的黑眼圈建议医院就诊。

某些疾病会导致黑眼圈

若黑眼圈长期不消,应该警惕是否存在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胃炎、鼻炎、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心脏病,月经不调等都会有黑眼圈的表现。如果黑眼圈不消反而不断加重,建议排除一下相关疾病。

中医认为黑眼圈病因可分为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脾虚湿盛及肾气亏虚四种。 肝郁气滞者平素心烦易怒,气滞血瘀,瘀血停滞于眼周而致病。治疗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为主。方用丹栀逍遥散。瘀血阻络者常表现为面色暗黑、口唇色紫、女性月经量少、痛经、带有瘀血块等。 治疗以活性祛瘀为主,方用血府逐瘀汤。脾虚湿盛者,素体脾胃虚弱,再加上多食肥甘厚味、脾虚不运、痰湿内生。治疗以益气健脾、活血祛瘀为主。方用参苓白术散。肾气亏虚者,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 , 比如常常熬夜、深夜上网、过量饮酒或房事过度 、损耗了肾精、精血耗损而致,常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 治疗以滋补肝肾为主,方用金匮肾气丸。

由于黑眼圈的成因多样,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黑眼圈较重者,也可采用去色素剂或激光进行治疗。中医讲“未病先防”,因此对于黑眼圈,重在早期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睡眠充足、适量运动、清淡饮食、良好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眼袋?卧蚕?黑眼圈?泪沟?你分得清吗?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作息不定时,年纪轻...【详细】
快速去除黑眼圈有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眼部也是肌肤最脆弱的部分...【详细】
中医怎么退黑眼圈?用艾叶泡脚 中医认为,艾叶味辛、苦,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详细】
黑眼圈有不同类型 消除“熊猫眼”要对症下药 不知不觉,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脸上多了一对“熊猫眼...【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