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女医明妃传》腹罨疗法 再现蒙医学独特疗法

2016-03-03 10:35:06来源:健康台

在《女医明妃传》中,霍建华饰演的朱祁镇可谓是被虐到深处。朱祁镇在得知明朝已立朱祁钰为新帝的消息后,更是受到巨大刺激,口吐鲜血,彻底昏死过去。为了将英宗拯救过来,瓦剌的蒙医将牛的腹腔割开,朱祁镇置入其中,利用动物本身的温度来进行治疗。

《女医明妃传》腹罨疗法   再现蒙医学独特疗法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医学各有千秋。蒙医学既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长期与疾病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了藏医及古代印度医的部分基础理论和汉医知识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医学。

13世纪初,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全蒙古民族以后,同国内各兄弟民族,特别是同汉族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与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也随之开始。于是蒙古民族的经济文化也得以发展,有了手工业,创造了蒙古文字。

西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里,也有“蒙古灸”的记载,并在《宇妥·元丹贡布传略》一书中提到“蒙古放血疗法”。常年驰骋在广阔草原上的古代蒙古人,经常发生战伤、摔伤、骨折等疾病,客观要求他们不断摸索克服这些病症的方法。因此,正骨、正脑疗法也是早期蒙医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有对伤口的“烧灼疗法”、重伤者的“腹罨疗法”(即把牛或骆驼的腹腔剖开,将伤者放入,利用其温施疗)。在元代,饮食疗法得到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发展。

著名的元代宫廷饮膳太医、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中,记载大量的蒙古族饮食卫生及饮食疗法的内容。如常用的马奶、牛骨髓、乳酪及营养卫生的内容在该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此书在祖国医学营养学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蒙汉两族医药很早就有交流。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就载有很多北方民族的医疗卫生知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医家则致力于研究汉医,并介绍到蒙古地区。如宋《圣济总录》在南宋时即已散失,后由“夷狄”所存的抄本得以保存。辽代的耶律庶成则把一些汉医学的方面的书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广泛传播。

还有直鲁古写出《脉诀针灸书》一卷受到中原人民的重视,在明人陈弟编的《世善堂藏书目录》中仍有著录。元代蒙医学家沙图穆苏用汉文撰成《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书中反映出蒙医学的某些特点,如治疗风寒湿痹的方剂较多,该书所载方剂达数百首,其中有些方剂实用而有效,至今仍为医家所乐用,如《八珍散》、《四味香附丸》等方剂,均出自该书。用沙漠中生长的地锦草乳汁治疗创伤的方法,至今仍在应用。

森林地带的蒙古人对草药的知识尤为丰富。如14世纪拉西德丁所著的《史集》中记载:“兀刺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等这些蒙古部落的人,不但熟悉蒙古药剂,并以蒙古疗法医病之事,颇有盛名。”随着与国内各兄弟民族和阿拉伯、印度以及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蒙古肉苁蓉和动物性药物传到内地和国外;同时,内地和外国的药物也传入蒙古地区,促进了蒙药的发展。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谷国青

果实与健康专题

相关文章

“儒医”是古代中医最高评价 儒医始称于宋代。“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详细】
打嗝止不住 中医来帮你 吃饭的时候一不小心会出现打嗝。对于打嗝一般人...【详细】
中医推拿治疗痛经 ​痛经对很多女性造成了严重的困扰。痛经指的是月...【详细】
中医针灸 “得气”效果好 ​针灸是我国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对于一些急...【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