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仰山,名锡煜,男,汉族,江苏无锡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氏伤科疗法第四代传人。1955年开业行医,1968年进上海市黄浦区崂山地段医院任伤科主治医师,1980年调入黄浦区中心医院,1987年任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伤科主任医师至今。同年被推荐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伤科学会主任委员,聘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兼职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1990年9月任黄浦区中医医院首届院长。1983年,1985年,1987年三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1986年获全国卫生文明工作者,1991年首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1992年为黄浦增辉十佳个人,1995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指导老师。2014年10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京举办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授予石仰山"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石氏手法要点

石氏说:"手法是医者用双手诊断和治疗损伤的一种方法。"手法首先是用于诊断的...[详细]

正骨手法举例

清胡廷光说,上骱要"法使骤然人不觉,患如知也骨已拢。"其实,以往不用麻药,整复骨折更要达到这个要求...[详细]

上骱手法举要

上骱似乎是伤科医师最基础的手法。石氏上骱极注意患肢的体位,认为只有特定的体位...[详细]

关于伤筋与理筋手法

伤筋是临证最为常见的病症。石氏把它分为三类,包括手法在内的治疗各有不同...[详细]

石仰山先后编撰出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石筱山石仰山卷》、《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石筱山石仰山卷》、《石仰山谈软组织损伤》等多本专著,发表《伤科的辨证论治》、《关于筋骨和肝肾关系的理论探讨》、《骨质增生》、《骨折论治》、《牛蒡子汤在伤科中的应用》、《石氏理伤手法谈屑》、《石氏消散膏治疗网球肘临床观察》、《论损伤血瘀》、《伤科用药举要》、《中医伤科对骨质增生的认识和治疗》等论文50余篇。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石仰山先后主持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如"椎脉回春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骨密1号骨密2号(脾肾同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石氏伤膏'剂型改革及临床研究项目","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反应与修复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其中一项科研成果(石氏伤膏)1999年获得卫生部三类新药批文,二项课题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三项课题获黄浦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