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彭坚治疗口溃-阴溃

2015-09-25 11:26:40来源:健康台

曾庆,女,42岁,已婚已育,沅江人,干部,1989年4月27日初诊。

患者口腔溃疡发作10余年,近年来,阴部瘙痒,白带多而偏黄,某西医院诊断为白塞病。察之眼红,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紫黯,舌苔黄腻,口腔黏膜及舌边尖溃疡约有3、4处,脉滑数,长期大便溏,解之不净,色黑气臭,小便黄。此为湿热火毒弥漫三焦,深入血络,当清热、凉血、解毒,内服、外用一起配合。

1、内服药处以甘草泻心汤加减:

炙甘草5g 生甘草10g 黄连10g 黄芩10g 炮姜5g 半夏10g 苦参10g 胡黄连10g 当归10g 诃子10g 玄参15g 玳瑁10g 升麻10g 紫草10g 服 10剂

2、佐以漱口药方:

蒲黄15g 五倍子10g 煎15分钟,取汁,兑入人中白10g,每次含漱5分钟,含漱时仰头,使药汁到达咽喉部,每日3、5次。

3、配以浸洗药方:

白及30g 白鲜皮30g 苦参15g 白矾10g 鹤虱10g 蛇床子15g 百部30g 川椒10g 五倍子30g

以上药加1000ml水,煎开10分钟,滤汁,乘热坐浴,浸洗阴部,每次半小时左右,日一次。

4、滴以胡连药油:

胡黄连1根约5g,麻油30g,将胡连放在麻油中用小火煎枯,去胡连,取油,若加少许熊胆更好。每天用药油滴眼3、4次,也可坐浴浸洗后,涂抹于阴部。

二诊,治疗10天后,病情大为好转。初服药时,腹痛腹泻,排出大量腥臭黑便,5天后,大便转正常,人感觉轻松,口疮、眼红、阴部溃疡瘙痒均有好转。原方去胡黄连,3剂药制为蜜丸,服1月,漱剂、油剂及浸洗剂不变。连续服用3个月后,基本治愈。2015年,患者因为另外的病来门诊部,告之白塞病至今没有复发。

用方思路

一诊内服药主要是甘草泻心汤合升麻鳖甲汤加减,以清理肠胃气分的湿热与血分的毒热。

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病,见载于《金匮要略》,原文已如上述。此方更多地是运用于治疗肠胃道的疾病,如《伤寒论》第158条云:“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中共6味药,《医宗金鉴》解释道:"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也。用甘草,大枣之甘,补中之虚,缓中之急;半夏之辛,降逆止呕;黄芩,黄连之寒,泻阳陷之痞热;干姜之热,散寒凝之痞寒。缓中降逆,消痞除烦,寒热并用也。"从《伤寒论》原文来看,本方是治疗痞满,下利,干呕等肠胃升降功能失调的一首方剂,为什么可以用于治疗狐惑病呢?如果从"方证对应"的角度来比照,是难以解释的,只能从"方与病机对应"的角度来认识。以我的临床经验来看,大部分白塞病是从口腔溃疡开始的,脾胃为湿热久羁,长期不愈,形成了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病机。而甘草泻心汤恰恰可以温寒,清热,燥湿,补虚,属于"寒热并用"之剂,故比较适合。《金匮要略》中的甘草泻心汤比《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多一味人参,更突出了久病致虚的特点。

治疗口眼生殖器综合征,临床屡有报道,这个病例也曾用过本方,但疗效不显,很可能是没有适当加减和运用综合疗法的优势之故,患者到找我诊治时,病已由气分开始转入血分,从舌紫黯即可略见一斑。因此,我在处方中又合用了《金匮要略》升麻鳖甲汤。

该方治疗“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方中共6味药,主药升麻轻清升发,鳖甲滋阴沉降,当归和血,甘草解毒,另有川椒,雄黄,合而解毒透邪,为凉血解毒的祖方。后世医家一般不用川椒,雄黄,以犀角代替鳖甲,与升麻相伍,认为解毒作用更强。如今犀角不可入药,常规以十倍的水牛角代,我则常代之以玳瑁。

该案有几处本人的用药心得。其一,以玳瑁代替犀角。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中有一首名方“玳瑁郁金汤”,治疗痰热蒙蔽心包,不用犀角,何秀山为之注解说:玳瑁“泻热解毒之功同于犀角”,因此凡是遇到当用犀角时,我概以玳瑁代替。再加一味紫草,以加强解毒作用。其二,以胡黄连解血分之毒。胡黄连与黄连,均有苦寒清热燥湿的作用,但黄连入气分,胡黄连入血分,《本草正义》说:“胡连之用,悉与川连同功,惟沉降之性尤速,故清导下焦湿热,其力愈专,其效较川连为捷”。用胡黄连治疗口疮,出自许公岩先生经验:“胡连汤治口舌生疮,因嗜茶酒,积湿较甚,大便干燥不爽者,用胡连12g,当归10g,甘草12g。胡连服后,里急腹痛甚,故以归、草缓解。”(李保顺.名医名方录(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350)我见患者长期大便不爽,色黑气臭,因此,学用了许先生的经验,无疑此药在方中起了重大作用。外用的胡黄连药油,清肝、明目、杀虫,用于该病的眼部、阴部炎症和溃疡,甚为合拍。其三,含漱方止痛敛疮。古人单用蒲黄含漱,即可治疗舌咽肿胀,人中白也治口舌生疮,二味药都入血分,活血凉血止痛,再以五倍子收敛,使疮口早早愈合,药仅3味,但效果甚佳,我常用于严重的口腔溃疡。其四,浸洗药方止痒敛疮。该方是我常用治疗阴部及皮肤瘙痒的外洗剂,出自宋代的溻洗方,也可加工成散剂,给患者提供方便。总之,像这种复杂顽固的疾病,必须内外配合、标本兼治,才能成功。由于内服药气血同治,外用药漱、洗、滴、搽并用,综合治疗,很快痊愈,长期稳定。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谷国青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内容...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