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由多伦多大学的Warren Chan带领的课题组制造出一种可形变的纳米粒子,它可以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
在他们十多年的努力研究过程中,一直试图找出一种能让抗肿瘤药物只攻击恶性肿瘤的办法,但这说起来简单,真正完成这个目标尤为艰难。
通常条件下,这些抗肿瘤药物通过血液会在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中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杀死一些正常细胞,所以这不仅对肿瘤细胞没有高效的特异性和有效性,而且给机体造成了严重副作用。比如说胃痛、恶心和脱发等,原因是通常这些器官组织存在着快速分裂增殖的细胞,这些抗肿瘤药物经常不能区分这些正常增值的细胞和癌细胞。
通过研究发现经过特定处理后一些特定DNA双链结构可作为不同瘤种细胞特异的标志物。Chan和他的团队将这种结构的DNA双链和一种由金属制成并可改变空间构象的纳米晶体材料做成纳米粒子。这些纳米粒子会在血液中运输并特异性靶向癌细胞。它们结合到肿瘤细胞表面后会发生构象改变,所以这种材料能将医生使用的抗肿瘤药物运输或者其它信号标记到肿瘤细胞并发生作用。
那么,为什么这些纳米颗粒必须要具有可变性呢?
根据Chan的观点:"我们的身体可以被看做一个栋巨大的房子,里面有一系列的隔间(房间)。我们希望弄清楚怎样把一个外界的东西运输到一个特定的房间里面。所以就需要知道每个房间的宽和高等参数,然后制作出一系列通向各个房间的路径和整栋房子的平面图。"
这种具有形变能力的纳米颗粒可以自由地流动到身体的各个区域。这些纳米颗粒上的DNA链使得他们能够针对不同的肿瘤具有特异的选择性,因为癌症瘤种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传统化疗能在临床治疗使用这么多年。
"这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就好像从多伦多去温哥华,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如何到达哪里,没有人给你一张地图、或者飞机票、或者汽车等。这也是我们在这个领域所面临的状态。"Chan说,"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这一问题就是要搞清楚如何去温哥华,非常简单,在这很多信息不清楚的情况下去那里就变得异常艰难。"Chan 补充道:"现在,我们只是触及到了纳米晶体技术在体内可以帮助"交货"这一表面现象,现在仍需要继续探索在正常器官和肿瘤所存在差别的真正原因和具体细节。"
虽然纳米粒子技术在全球医疗上被真正使用还有很远,在这之前仍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完成,但找对对肿瘤特异靶向的癌症治疗方案已经是肿瘤控制和治疗的一大进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