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为老人摔倒不敢扶现象提供保障,你怎么看?

2015-08-14 10:06:11来源:凤凰公益

近年来,因恶意索赔侵害帮助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今年的四川彭州老人自摔诬赖学生事件、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2009年的“天津许云鹤案”等都曾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虽然,在扶老人屡屡被讹的当下,许多人发出了“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的调侃之语。但是,近几年以来,“扶爱”佳话也时有发生,正能量满满的新闻,也经常性占据媒体的版面。

2011年9月6日,卫生部颁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指南中指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或打急救电话。

2011年3月5日,“搀扶老人风险基金”由中国好人网发起,为勇于搀扶老人却被冤枉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以及必要时提供经济帮助。

2011年年底,温州慈善总会出资100万,设立全国慈善系统首个扶人专项基金,为扶助受伤老人的好心人设立的专项基金,给予扶人者奖励。

2014年3月18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中美集团共同发起的“扶一把爱传递——中美扶爱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它也成为国内首个聚焦摔伤医疗救助、见义勇为保障的公益项目,有助于解决“路人摔倒扶不扶”的道德难题。

2015年7月24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公开征集意见。其中拟规定:鼓励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在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同时提出,“患者及其家属不得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的人恶意索赔,因恶意索赔侵害帮助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重建信任,除了用法律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有效强化道德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复旦大学法学院的李世刚博士表示。

一系列保护帮助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能否改善目前老人跌倒不敢扶的现状呢?对于相关的保障机制是否合理有效?大家又是如何看待?公益时报联合问卷网、新浪公益、凤凰公益推出益调查:各界为老人摔倒不敢扶现象提供保障,你怎么看?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三块一毛五 爱心苹果餐关爱孤寡老人 近日盛家家居携手红苹果家具在河东区阳光护养院,...【详细】
关爱牙缺失老人300万专项基金在蓉成立 圣贝慈善基金会16日在成都宣布成立,并启动成都市...【详细】
帮助孤寡老人 让更多人心灵温暖 第四届“中国太阳公益活动之送温暖”北京站活动启动。【详细】
百岁老人生日不摆寿宴 发动子女捐款37万 作为全村最长寿的一位老人,家住永嘉县桥头镇的詹...【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