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一至两周,往往是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校内暴发流行的“高风险期”。
手足口病
关注指数★★★★☆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该病传染性强,预防关键: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为其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托幼机构、小学要注意保持教室和宿舍良好通风,加强清扫和消毒工作,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关注指数★★★★☆
夏秋季高发,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预防关键:做好个人爱眼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
流行性感冒
关注指数★★★★☆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预防关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