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初往往是敏感人群最难熬的季节之一,除了气候变化,植物开花结果让空气中也多了漂浮的过敏原,让季节性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苦不堪言。这些导致疾病与不适的过敏原该如何避免接触?如何“安全”度过敏感季节?
认清“罪魁祸首”
专家介绍,过敏性疾病的“罪魁祸首”主要可分为两类。首先是气温、湿度、气压的影响。气温骤变可能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容易引起发病。湿度过高可增加人体的呼吸频率,从而诱发哮喘,同时还将促进细菌的繁殖和尘螨的孳生;相反地,湿度过低也会使呼吸道粘膜干燥,气道上皮细胞受损,从而加重病情。而气压过低可使各种过敏原如尘螨、动物皮毛、羽毛、细菌、灰尘与工业性刺激物易于向低处散落并被吸入呼吸道,激发哮喘,这些漂浮物也同样是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元凶。专家表示,甚至某些雷雨天气也会使哮喘的发病率增加。
其次,秋初与春初一样,正是许多植物开花结果的季节,春秋两季空气中飘浮的吸入性过敏原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季节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发作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接触这些过敏原。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梧桐、桑树、柳树、枫杨等植物产花粉季节在春天,因而晚春的5、6月是哮喘病高发的第一个季节;我国北方多见的草本植物花粉和蒿树类植物花粉期则多产于秋初,种子花粉更多出现于晚秋,因此每年9至11月为哮喘病的第二个发病高峰期。
避开过敏原
专家建议,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防护首要关键在于避开过敏原。秋季和即将到来的冬季多呈干燥气候,强冷风刺激等都是激发哮喘与鼻炎发作的重要非特异性刺激因素。因此患者应养成随时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如遇上述恶劣天气,最好不外出或采取预防措施,如添加衣物、佩戴口罩等。若行走在街上时突然遭遇强风袭击,患者应当背风而行,避免迎风受冷空气的刺激。
此外,常见的吸入式过敏原如前文所述,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专家表示,应及时查出或找到引起发病的具体过敏原,让患者尽量避免与致病性过敏原的接触。例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本季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接触花粉,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帽子、眼镜等。对尘螨过敏的患者,所处房间应经常开窗通风,勤换洗地毯、窗帘等,保持卫生清洁可以减少尘螨的滋生。数据显示,70%至80%的过敏性哮喘者对尘螨过敏。对真菌过敏的患者,应避免室内的潮湿阴暗,勤洗换被褥,防止真菌的产生。如想进一步明确过敏原,患者可到医院进行皮肤试验或测定血清特异性IgE等检查。对已明确过敏原的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甚至可移地治疗。
打有准备之“战”
那么,除了与过敏原“抗争到底”外,患者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对此,倪磊表示,规范化治疗首先不可少。以哮喘患者为例,应坚持规律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药物(控制用药),需要时则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缓解用药)。局部吸入性用药不仅能使有效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而且所需的药物剂量小、作用快、安全性高、疗效好,对全身的副作用也小,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患者可在发作季节前吸入色甘酸钠和(或)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皮质激素,以抑制气道过敏性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具体用法为:在哮喘发作季节前2周左右开始吸入皮质激素作预防性治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口服或静脉用激素不宜作为季节性哮喘的预防用药。倪磊介绍,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因此即使在缓解期,也需要使用控制药物。这种炎症不同于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炎症,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因此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如果能做到遵守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肺功能,就能有效控制哮喘。
自我防护是关键
过敏性鼻炎患者又该如何做呢?陈旎珺表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等为主要发病特征。但由于该病易反复发作,而且目前还没有完全根治的治疗方法,所以患者的自我防护是关键。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饮食上忌食寒凉、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日常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的食物,如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等。另外,还可以适量食用生姜、蒜、韭菜、香菜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糯米、山药、大枣、莲子、红糖、桂圆等滋补性食物,这两类食物对减缓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也有一定好处。
本报见习记者 黄杨子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