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颜值当道的社会里,修长的身材是必要的硬件之一,家长们对于下一代的身高都十分关注。然而,很多家长的意识与做法仍存在不少误区。据调查,75%的家长无法提供孩子目前身高,97%的家长不知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等待,固守“晚长”老观念……
另据抽样调查,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所有矮小人口中,3—15岁需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但目前我国每年因矮小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的儿童不到30万名,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矮小儿童不到3万名,总体治疗率严重偏低。而经测算,杭州市15岁以下的生长发育迟缓者高达4.5万人左右,治疗率不足5%。
正是在严峻的情况下,一个名叫“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的公益活动在2013年应运而生,并在过去两年里走进全国几十家医院,旨在传播正确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引导矮小患儿合理就医。而昨天,这项公益行动传播到了杭州,帮杭城家长们探寻了一回孩子生长发育的奥秘。
人生随身高的变化而改变
全国矮小人士联谊会副会长魏泽洋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171厘米的身高、开朗的笑容、清晰的思维、熟练的沟通能力,活脱脱一个帅小伙。可谁也无法想象,魏泽洋22岁时,他还是身高仅130厘米的矮小患者。而现场与魏泽洋形成对比的,是来自临安的刘豪(化名),20岁的他,身高只有142厘米。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孩提时候自己和家长都不了解身高的科普知识,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刘豪说,从3岁开始,他的身高就和同龄孩子有明显差距,但一直被认为是营养不良,直到17岁才被确诊为矮小症,可惜股骺已闭合,治疗意义不大。
相对刘豪来说,魏泽洋是幸运的。2007年大学毕业时,他的骨龄只有13岁,便开始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经4年多治疗,我的身高从矮小变为正常,一生的命运也随之改变。”魏泽洋说,“我的偶像是足球巨星梅西,他作为一个矮小患者,治疗后成长为世界足球先生。”
九成家长不知孩子生长规律
“或许有的家长认为,身高影响一个人命运的说法太夸张,但不理想的身高肯定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杭州市一医院儿科的戴明娟主任医师说,上海市2007年对城郊6-18岁的7043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矮小症发生率高达3.77%,90%以上的矮小儿童都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厌学。
另一方面,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知识的了解非常不足:97%的家长不知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98%的家长没意识到孩子的生长迟缓可能与疾病相关,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等待,固守“晚长”老观念,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考虑用增高保健品或盲目进补……
戴医生说,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高50厘米,小于47厘米则提示有宫内生长迟缓;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增长15—17厘米,第三年至青春期生长速度为每年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8—17厘米,持续2—3年。如果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长小于6.5厘米的话,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3-17岁是矮小干预黄金期
说到矮小的治疗,杭州市一医院儿科的徐芳副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或轻信广告,或盲目侥幸等待,应第一时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
“中华医学会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组制定的《儿童矮身材诊治指南》强调: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干预的疗效越敏感;另一方面,矮身材治疗费跟患者体重成正比,3—17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徐医生说。
国外矮小患者的治疗平均时间为6岁,国内患者接受矮小治疗时间较晚,50%的年龄段在13—18岁,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开始治疗年龄偏大,生长期就短,达到遗传身高的可能性较小。一般来说,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骨骺线闭合,就失去了长高的机会。
戴医生帮大家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管理计划,首先是养成给孩子定期测身高的好习惯,至少3个月给孩子定点、定时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骨龄决定孩子的生长空间和潜力,而骨龄和年龄可能存在严重偏差,建议家长每年带孩子测一次骨龄。
生活上,睡眠、饮食、运动和心理,也是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因素。建议学龄期孩子不迟于晚上10点睡下并睡足9小时,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和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少吃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可让孩子每天花1小时进行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活动,给孩子营造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尤其不要在饭前睡前批评孩子。
□通讯员 张颖颖 本报记者 何丽娜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