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年报》报道,随着移动医疗时代来临,网站挂号、114挂号、微信挂号、APP挂号等新的挂号方式层出不穷。如今通过微信、APP软件等互联网渠道,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挂上专家号。然而在众多患者带来便利的同时,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由于部分专家号“一号难求”,部分患者仍抱怨“看病难”,而黄牛们也似乎适应了当前的节奏,开始转战移动互联网。
微信挂25分钟能看普诊人生地不熟还能找专人陪诊
据了解,比较知名的如挂号网、好大夫网等,他们覆盖了全国的大医院,通过为病人提供医疗信息查询、挂号,在线问诊等服务,连接病人、医院和医生。与此同时,这几年来,沪上不少大医院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就医APP软件,开展类似的在线服务,提供微信挂号、微信支付、结果查询等服务。
位于普陀区的儿童医院新院投入运营时,与其同步“上线”的还有远程微信挂号服务。经过两个月的运行,该微信公号已经约有4万名家长关注,累计5000多名家长尝试过微信挂号服务,平均每天近100人次使用该服务。
儿童医院统计显示,如果患儿家长来医院前通过微信预约挂号,一般患儿只需要花25分钟,就能看上普通门诊的医生。如果不预约挂号的话,则需要55分钟的时间。“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其中最短的只要六七分钟,就能看上医生。”患者李妈妈表示,带孩子就医后感觉方便多了。
此外,交大附属瑞金医院的移动助医系统与医院门户网站、医院微信账号、自助等共同组成患者自助网络,患者可在系统上完成各类门诊的预约操作。在约定的就诊时间段内,患者手机会收到候诊通知。
通过互联网,除了可以帮助患者预约挂号,甚至还可以带着患者一起看病。
青年报记者发现,和互联网预约挂号一样,网站式的陪诊服务已悄然兴起。目前,包括就诊通、e陪诊等一些具有陪诊服务的APP均已上线。陪诊公司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确实也弥补了市场的空白,特别受外地患者的欢迎。据了解,陪诊人员主要由一些护士担任。有了他们的陪同,不少患者表示,整个就医过程相对轻松。
顶尖专家号依然难秒到有加号也只针对部分复诊者
然而青年报记者发现,互联网确实可以帮助患者免去了排队的时间,但是优质的资源仍然极其稀少,比如华山医院皮肤科、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的等一些大医院的主任医生号仍然一号难求。“在这些挂号APP软件中,有些医院的专家号是夜里12点放号的,为了能挂上一些顶尖的专家号,我们就等到深夜,但是每次输入信息时,已经显示无号的状态。打电话到医院去问,说有些专家显示已经预约到明年5月份了。”市民张先生告诉青年报记者。
还有市民称,沪上一些顶级专家明明在医院都看特需门诊的,但是到预约平台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北京一些的医院里,一个顶尖的专家每次出诊的时间最多只有半天,每周会出诊一两次,一天正式对外的号源是一二十个,加上一些加号,半天下来就能看40个病人。在挂号网等APP上查看相应的医生挂号信息,绝大多数都是显示无号。目前的现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来这里看病,这些号根本不够用。
而患者在如好大夫这样热门的APP只能加号。所谓的加号,是医疗助手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判断,再转给对应的医生;或者是已经看过这个医生的患者,复诊的话可以通过软件申请加号。一般来说,初诊患者很难通过这个途径挂到号。
■记者调查
现象1
网上秒不到 只能到医院排队等号
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互联网上的预约方式免去了排队之苦。而事实上,记者调查中发现,仍有少部分市民选择去医院老老实实排队挂号。
在众多挂号软件中,114名医导航挂号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些知名专家,在这里仍然处于“无号状态”。前天,青年报记者尝试通过该APP预约沪上华山医院某皮肤科专家。软件显示;“该医生预约详情请致电114转名医导航查询”。青年报记者从下午两点放号时间开始拨打电话预约,始终处于“对方正在忙,请稍后再拨”的状态,连续拨打了十几次,在半个小时以后终于接通了,但客服答复:“这个专家目前没有号可以约,如果想预约他的门诊,需要明天下午两点打电话,预约一周以后的号。”但青年报记者第二天拨打时,仍然是同样情况。
日前,青年报记者还在肿瘤医院、五官科医院等挂号大厅看到,早晨前去排队挂号的人依旧不少,很多外地患者甚至带着行李。随机问了一位年轻患者为何不通过互联网预约,对方答道:“就是网上约不到,所以只能早点来医院试试!”
在一份“您对微信、APP挂号等新媒体挂号方式怎么看?”的网络调查中显示,只有17%认为这些新媒体挂号方式“很方便好用,挂号成功过”;而78%认为这些方式不靠谱,其中9.3%表示专家号源太少,总挂不上;16%认为预约挂号时间固定,总抢不上;18.7%认为被号贩子利用抢占号源;6.7%认为“操作太繁琐,不方便”。
现象2
转战互联网,黄牛开公号卖号源
互联网时代,实名注册、实名挂号,确实让不少之前忙碌于医院的黄牛们少了很多客户。然而由于部分专家的号源一号难求,这使得黄牛们开始选择一种“更时尚”的方式存在着。
50岁出头的老张常年蹲守在沪上几个大医院,就靠贩卖专家号源来赚钱。但是这些年来,生意越来越不如以前。老张告诉青年报记者,互联网医疗对他们有所冲击,加上各个医院都在严厉打击黄牛,现在每天的客户不到以前的一半,拿到的号也比前少。“为了不减少收入,我们私底下调整了价格,以前一个300元的专家号,现在涨到了400元,如果特别顶尖的专家号源价格会开到1000元以上。”
老张透露称,获得号源的传统方式就是去对应的医院自动挂号机排队,抢占靠前的位置。同时,他们也在互联网上寻找号源。“有些外地患者不知道医院APP上都可以挂号,其实微信操作非常方便。遇到这样的患者,我们就帮忙上网去挂号,拿到号后发给患者。”老张说。
青年报记者发现,为了吸引客户,很多黄牛还开通了自己的公众账号,大多是以陪诊服务或者仿冒某三甲医院的名义开通的。他们会在公众账号里推送最新的医院就诊信息等,方便患者来上海之前有所了解,同时在后台解答病友咨询和疑问。
他们还安装了一个叫做公众号助手的软件,这样可以随时用手机登录公众号去查看后台留言。“我们中有人已经有一万多粉丝了,都是病友之间推荐的。”老张告诉记者,因为他对互联网玩地还不够熟练,所以比起其他人,他的生意越来越差。
此外,一些黄牛为了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还专门开设了QQ群、微信群,及时和客户进行沟通。
[业内人士]
优质资源稀缺仍是关键
移动医疗时代,新的挂号方式实现了挂号流程的进步,确实提了高患者预约效率,改善患者预约体验。然而,APP、微信、网站、电话等方式只是更换了“排队”的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挂号难的问题。
对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某三甲医院办公室负责人秦先生表示,预约挂号只能为挂号提供方便,但挂号方式的改变无法缓解号源的供需关系,知名专家的号源依然是一号难求。秦先生表示,目前急需解决的不仅是优质资源稀缺的问题,还有医疗资源的不平衡的问题。大量的优秀资源、人才集中在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地区之间的医生的水平差距很大,转诊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对医生个人而言,由于待遇、职称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医生都想留在公立的大医院,也造成医疗人员的分布不平衡。除此之外,患者“看病就看大医院”的就医习惯尚没有改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移动医疗时代也解决不了 “一号难求”的困局。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