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互联网+”让慢性病患者按需分流?

2015-11-09 09:24:21来源:中国新闻网

慢性疾病患者为了配药而在医院排队耗上一整天的情况,将有望在上海的乳腺疾病患者中得到改善。

在第十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乳腺健康全程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乳腺癌术后治疗病人不仅可以预约时段来医院治疗,还能在几分钟内完成配药,上传自己检查报告的照片,由后台医生“隔空”指导治疗。

门诊量增加,等候时间减少

陈女士是这个平台的第一批体验者。陈女士2013年乳腺癌手术后开始了长达5年的内分泌治疗,每个月,她都要从位于上海郊区的家赶到复旦肿瘤医院配药。

配药的过程,无论如何都绕不开“门诊挂号、医生诊断、排队付费、排队取药”的环节。每次配药,她都要在医院耗上一整天。

从今年7月开始,复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为每一名住院治疗患者定制了一本全程管理的“健康护照”。这本“护照”融合了患者的个人资料、病理信息、治疗策略、不良反应检测、随访时间等内容。同时,“护照”与科室创建的微信平台相衔接,患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关注,便能查阅到各治疗阶段所需的健康知识。

据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介绍,约有60%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需要放疗或者化疗。而这些治疗,以往都是以门诊治疗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每放疗或者化疗或者开药一次,都要走门诊正常流程。

这样做,一方面对随访患者不利,耗费大量时间,另一方面,也对其他初诊和疑难杂症患者不利,他们不得不同那些随访病人一起排队抢号,影响诊治效率。

在复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这样的问题尤为突出。这里是全国最大的乳腺癌诊治中心,每年接诊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络绎不绝。

这一持续了多少年的“看病难”情形正在发生改变。在该医院乳腺健康全程管理平台的后台,传统的内部就诊流程被打破,新的随访模式集预约化疗、预约配药、科普宣教、解读报告四个方面为一体,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实现“按需分流”。

数据显示,这个平台启用的7月至10月间,乳腺外科门诊量同比实际增加了20%,但平均等候时间却减少了15%,门诊配药总量同比增加了25%,配药平均等候时间减少了50%。

“掌上医师”背后,重构传统科室团队

很多人想不通,不过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如何就能在一个庞大外科科室里实现“喊了多年却不见动静”的“按需分流”?一个公众号就能让患者少排队甚至不排队吗?

实际上,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掌上医师”的背后,是复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整个科室的建构和人员配置的变革。

邵志敏介绍,针对随访患者的化疗需求,乳腺外科组建了一支由3名医师和8名护士组成的化疗辅助专职小组。所有化疗患者的方案执行、配药随访和不良反应处置,都由这支小分队来完成。

最重要的是,化疗患者如果遇到任何问题,不需要挂号,可以直接“冲”到病区找到“小分队”专职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获得最规范的治疗和处置。

邵志敏说,过去的化疗患者,需要找不同的化疗医生作方案,而后续跟进的医生又往往不是之前作方案的医生。“后续治疗中副反应的反复处置占据了化疗医师很多精力。”邵志敏说,为了腾出更多的医疗资源,化疗中的后续执行工作交由这批专职医护人员完成,既能保证每次患者就诊中的充分医患沟通,也能为化疗门诊进行分流和减压。

乳腺外科在医院2号楼6层专门辟出一个诊室用于化疗和随访配药。据统计,2015年7月至10月间,共有4200余人次通过微信平台预约化疗,超过1000人次通过平台预约配药。

乳腺外科还增加了一支“后台医师”团队,专门负责“读报告”。据悉,复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有大约四成的外省市就诊患者,这些患者的随访检查一般都在居住地医院完成,但他们时常为了“放心些”而不远千里赶到上海找专家“再看一看”。

如今,这些外地随访患者只需通过“e随访”把检查报告照片上传,复旦肿瘤医院的“后台医师”就会看到并给予指导意见,如遇疑难病例或出现转移复发的患者,后台医师会反馈给主诊医师,并交由每周一次的多学科专家讨论,为其后续门诊做好预约。

这一举动,将患者过去要花两周才能完成的诊疗过程压缩到1.5小时以内解决。试运行3个月,后台医师累计为350多名患者提供了远程读报告服务。

慢性病该怎么管

在邵志敏看来,未来乳腺疾病管理应逐渐走向“慢病管理”模式。“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培育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邵志敏说,“健康护照”可以视为具有专属ID的“健康管理档案”,每个患者通过查阅宣教知识,记录治疗过程提高乳腺癌患者“慢病管理”的健康意识和随访能力。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像癌症术后治疗这样的“慢病”外,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都需要患者定期到医院“配药”“随访”。这样的配药、随访实际上占据了很多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资源。

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实际上早就注意到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占用过多医疗资源的现状,近年来呼吁“按需分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很多慢性病患者被鼓励到基层医院随访、配药,但却收效甚微。

而“互联网+”概念的出现,或许能成为推进“按需分流”的一大契机。目前,“互联网+医疗”项目大多集中在为高端人群提供特需医疗服务上,一些医疗App以帮助高端患者和知名专家建立医患联系为主攻点,并藉此宣传“能够缓解医患矛盾”“缓解看病难题”,实际却把稀缺的专家资源引向“价高者得”的窘境。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雯露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官员称: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保健”正是牛市 2015“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7日在北京召开,国家...【详细】
中国医疗美容市场预计达8000亿 互联网+助力行业自律 目前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实现产值已达4000亿元左右,...【详细】
中美专家共议“抗氧化与慢性病防治” 和花青素等人们熟知的抗氧化剂相比,一种风靡欧美...【详细】
能检测早期癌症 还能破解慢性病成因?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P...【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