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心血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从115/75mmHg开始,随着血压的增高,心血管病的发生发现也随之增加。高血压易诱发冠心病、心衰、房颤等多种致死疾病,每年造成我国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造成直接损失高达366亿元人民币。”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指出,近年来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定要从儿童做起。
儿童吃盐过多成年后易患高血压
一提高血压这个词,大多数人马上就会把它和中老年人联系在一起。然而最新出炉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我国3%~4%的儿童已患上高血压,且年增长率为0.47%。
《报告》显示,在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肥胖与其关系最为密切,肥胖儿童中近三成患有高血压,超过一半血脂异常。“无论哪种类型的超重和肥胖儿童,其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儿童的1.5-2.2倍。”高润霖说。
此外,《报告》提示,儿童时期的盐敏感也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一项对陕西汉中农村地区的儿童盐敏感18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盐敏感人群在成年早期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是非敏感人群的2.34倍。《报告》中还显示,睡眠不足,血糖和脂代谢异常,及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也都高于正常儿童。
“血压高最怕不知道、不控制。”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解释说,“患有高血压的孩子只要不头疼,没有临床症状,除非定期体检,否则不易被发现,这也导致很多家长往往忽视自己孩子的血压问题,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据了解,血压有个“轨迹现象”,即儿童期血压偏高的孩子成人后比血压正常的孩子更容易发生高血压病。《报告》显示,青春期患有高血压的儿童成年后罹患高血压风险往往是正常儿童的10倍以上。因此,高润霖强调:“控制肥胖、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定要从儿童做起。”
多数医院未设立高血压专科
不光是儿童,很多成年人对高血压也不够重视。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实际控制率仅为13.8%,治疗控制率仅为9.3%。宁波市心脑血管病防治临床指导中心主任医师王胜煌教授指出,我国2.6亿高血压患者90%分布在城镇社区和农村,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应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而基层医生应是防治高血压的主力军。
然而,目前基层高血压防控工作却面临着种种困难。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蒋雄京指出,高血压是症状,不是疾病,所以多数综合性医院没有高血压专科,即使是心血管专科医院也没有完整的高血压诊治体系。而对于高血压的专科从业人员,临床治疗仍处于较低水平,缺乏核心技术,很多高血压专家往往被称为‘只会开处方的心内科大夫或只会做实验写论文的科学家’。而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防控现状更令人堪忧,不仅存在药物滥用现象,很多医务人员缺乏高血压防控知识,对患者教育内容不够充实,其方法也不够规范,因此造成很多患者不信任社区医生,不愿到社区医院就诊。
因此,王胜煌建议,要实现高血压人群分级诊疗,就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水平及诊疗水平,建立统一的患者管理平台,加强基层数据分析能力及防控能力。
控制血压要注重清晨测血压 最好午后运动
除了提高社区治疗依从性外,高血压患者更应加强自我管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隋辉教授表示,高血压的治疗除了要去医院定期复诊、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外,现在更强调家庭自测血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清晨血压的管理。她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24小时都在不断变化。一天当中通常有两个高峰时段,分别为6:00—10:00、16:00—20:00,这两个时段的血压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坚持家庭自测血压,不仅能有效防范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而且能准确掌握高血压的控制情况。”
此外,隋辉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坚持“三多六少”的防控原则,即多运动、多排解压力、多食纤维食品、少抽烟、少喝酒、少熬夜、少吃盐、少吃肉、少吃高热量食品。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食品,少吃热量高,低营养素的食品,比如油炸食品,加糖的食品和动物油等。”隋辉说,“坚持适量运动更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隋辉为高血压患者推荐七中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以及健身操。
“每周应保持3-5次锻炼,而运动时间最好选择下午或者傍晚。因为高血压患者清晨6-10点血压常处于较高水平,此时正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阶段,因此不适宜晨起锻炼。”隋辉强调,“锻炼时应避免短跑、举重等短时间剧烈使用肌肉和需要摒弃一蹴而就的运动,因为这会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