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认为,风性轻扬、疏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容易伤人上部,比如肺和头部。
风邪容易和寒、暑、湿、燥、火结合起来侵犯人体,所以古人认为风邪是外感疾病的源头,称“风为百病之长”。
风为百病之长
头痛从下午开始,而上午我只坐了一趟长途车,这几天气温回升,有乘客把天窗打开,我正坐在风口处,难道是这看不见的风导致了我的头痛?就此我咨询了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黄飞,听完我的描述,黄飞说,这种情况就是吹风造成的,这种头痛是外感风邪的一种,好在你身体素质比较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头痛会很快好起来的。
中医理论认为,风性轻扬、疏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容易伤人上部,比如肺和头部。
风邪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和寒、暑、湿、燥、火结合起来侵犯人体,所以古人认为风邪是外感疾病的源头,称“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的真面目
风为春季的主气,属六气之一。如果太过或不及则成了一种致病因素,会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易感的人发生疾病。这时,则称之为风邪,居中医理论中“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首。
《素问·风论》中提到“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症状变幻无常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风邪有内风和外风的区别,外风的症状主要有出汗、怕风、头晕、头痛、皮疹等,最常见的就是伤风感冒。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后世医者在此基础上,将常见的内风病证依据病因和病机变化及证候特点分为四种证候,即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都表现出掉摇、眩晕、抽搐、震颤的特点。
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内经·灵枢》中提到“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教导人们躲避贼风应该像躲避箭矢一样谨慎。
所谓贼风,是指当人的精神或者意识放松的时候,比如睡眠状态下,或者从背后吹来的风,这样的风像贼一样偷偷摸摸,对人体的伤害最大。夏天有些人贪图凉快,洗完澡后吹冷气,或是整夜的吹风扇就很容易导致伤风感冒或是肌肉疼痛,如果不加注意将成为健康隐患。
结语
依据“五运六气”学说,春季属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本是风邪多发之日。加之气温乍暖还寒,增减衣物要及时,出汗后尤其注意躲避风邪侵扰。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以健康的体魄拥抱虎年。
“风病”知多少
“风病”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囊括了现代医学中多种疾病。如脑血管意外,中医学称之为中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游走不定的关节疼痛,中医学称之为风痹;由高热引起的惊厥、抽搐,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等。
中医学“风病”的概念有两大类,一类是外风(病),一类为内风(病)。外风(病)是指因感受了自然界中的虚邪贼风而患的病,如面神经麻痹等。内风(病)指因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不合、气血运行逆乱引起的诸症,如肝阳化风所见的头晕头昏、面目(或肢体)麻木;阴虚生风所见的腰酸膝软、头目昏花;血虚生风所见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抽搐等。
“风病”皮肤篇
皮炎、荨麻疹、风疹、湿疹等属于中医学"风病"范畴的皮肤疾病。这类皮肤病通常表现为身体的局部或全身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或粗糙、肥厚、脱屑,伴瘙痒且灼热难忍,易反复发作。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与风有关,主要是风、湿、热三邪郁结于肌肤所致。多因血热而感受外风,或因血虚生风而发病。
患者应保持心态平稳,不气郁化火,用清热泻火或清热凉血以祛风止痒的药品,饮食清淡为主。
“风病”中风篇
出汗较多时,也是脑血管病的发病之时。因为一旦水液补充不足,对于素来血黏度偏高的脑血管病患者而言,有可能引发脑血管意外。
患者平时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适时补充水液,防止脱水,可有效减少中风的几率。治疗上中医主要采取镇肝熄风或滋阴熄风的方法,随症配以清热、养血以及化痰之品。
“风病”关节篇
空调、电风扇的使用不当可使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旧病复发,每每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中医学认为这类病人机体素来正气不足,风、寒、湿诸邪多乘虚而入,致使血脉痹阻不通,而见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等症。
这类患者起居上要注意关节保暖,慎用空调,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保持居室清洁、干燥、光线充足,经常通风,合理进膳,保证营养,减少刺激,按时服药。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