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古代有没有“肿瘤君”?并不比现代少?

2015-08-21 11:40:46来源:健康台

随着《滚蛋吧 肿瘤君》的播出,一大波有关“肿瘤君”的预防、治疗扑面而来。话题的火爆,足以看出现代的“肿瘤君”多么猖狂。为什么现在被“肿瘤君”找上的病人那么多?古代人也会得肿瘤病吗?

古代有没有“肿瘤君”?并不比现代少?

癌症本身是一种恶性肿瘤,中医对肿瘤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殷商甲骨文“瘤”字的出现。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筋瘤、肠瘤、昔瘤(指长时间形成的肿瘤)等的描述。《周礼•天官》则记载了周代“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的治疗。这里所谓肿疡,就是对肿瘤这类疾患的描述。

从造字分析看,癌原作“岩”,读yán。古代中医将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如石的肿物(即较明确的恶性肿瘤)称为“岩”,例如“乳岩”(乳腺癌)。而古时“岩”字与象形字“嵒”(山上的石块)相通,后人再加上“疒”(“病”字偏旁),就成为“癌”了。象形字嵒加病字头疒(疒读nè),说明癌是一种病,且是恶病。

宋代《圣济总录》把腹内肿瘤叫做“癥瘕”(音“征假”)。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中以“茧唇”称如今的唇癌。清代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把肿瘤叫做“失营”或“失”。因为这种病的后期,人体外表失去光泽荣华,“如树木之失于荣华,枝枯皮焦,故名也。”

所以,你看“肿瘤君”并没有厚此薄彼,古代人也是会被找上的。之所以看似比现代少得多,其实是因为医疗卫生条件太差,大多数人来不及活到得癌症的年纪。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环境与辐射部门负责人舒茨也表示,年龄与癌症发生率紧密相关,90%的癌症发生在50岁之后的人群中。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谷国青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中医肿瘤新诊法 临床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基础,诊断正确才能正确地定...【详细】
中医药破解肿瘤常见并发症难题! (《中国科学报》2016年4月19日第8版)(记者:斯...【详细】
防治癌症要趁早 警惕12个肿瘤“预警信号”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2届全...【详细】
经常体检为啥仍有肿瘤漏诊 很多人对体检的心态是又盼又怕,盼的是上一年检查...【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