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青蒿素灵感来自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2015-10-08 09:51:19来源:健康台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半,备受世界瞩目的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出炉,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外国科学家共同得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灵感来自葛洪的《肘后备急方》。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受到了启发。书中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屠呦呦由此认为高温有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疗效。于是,她降低了提取温度,由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更低的乙醚提取,结果发现,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青蒿素灵感来自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葛洪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

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十六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易》等儒家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自称:少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每以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不以为戚。后从郑隐学炼丹秘术,颇受器重。

葛洪的祖父葛云,曾做过东吴的大官,也是以炼丹著名,人称葛仙公。葛仙公的弟子是郑隐,葛洪就是从郑隐处学习了炼丹术。后来葛洪又从师鲍玄,鲍玄见他年轻有为又聪慧上进,就把他女儿嫁给了他,就是著名的女灸法家鲍姑。

葛洪在中年时,晋元帝及晋咸帝都曾以高官厚禄赐召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了。后来,他厌倦在家中总被人催请做官,又加上听说在今之越南北部一带有炼丹的原料,就主动要求到那里去做县令。在他上任,经过广州的时候,刺史邓兵留住了他,提供给他炼丹的原料,于是他就隐居在罗浮山,从事炼丹术。自此以后,他就一直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

葛洪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编成了非常实用的医学著作《肘后救卒方》,又名《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此书中他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地注明了各种灸法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针灸的人也能使用。这些都体现了葛洪为方便老百姓治病的一片良苦用心。

葛洪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不仅在临床急症医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他的聪慧睿智帮助他开拓了医学新领域。他炼丹采药,隐逸求仙。虽然他的初衷只是企求得道长生,但在客观上却导致了制药化学的开端,成为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的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都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谷国青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著名艾灸家——葛洪之妻兼助手鲍姑 鲍姑,名潜光,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医家葛...【详细】
关于葛洪夫妇与岭南百草文化 ​从南越王墓出土的熏炉、药臼、药杵、五色药石、...【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