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4日,迎来今年第一个节气“立春”,也就预示着春季来敲门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健康养生也在于春。在这立春之际,不妨来盘点一下立春养生攻略。
立春养生
对于春季的开始,一直存在着几种说法。从五运六气的观点来看,初之气始于大寒,也就是说,大寒节气之后,就标志着春季的来临。若从物候的角度,春季的到来,主要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三候的到来。若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说,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摄氏度标志着春天来了。若从二十四节气来说,立春才是春季的到来。立春是六九的第一天,民间有“春打六九头”的说法。民间又有“五九六九,沿河开柳”的谚语,意思是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已经过去了,按照“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的确如此。所谓立春,就是敲响了迎接春天的前奏曲,拉开了万物复苏的序幕。
刚立春的季节,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为什么呢?立春的前一个节气是大寒。大寒乃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倘若这一年的冷空气并没有在年前的大寒节消耗殆尽,那么寒气会在第二年的春季卷土重来。
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其需要审慎,不要立刻骤减。早在大唐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就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也明确指出:“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所以,“春捂秋冻”还得做好,要注意保暖,不要急着脱掉冬装换春装。
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治未病”战略思维,特别是初春之际,天气由寒转暖,且气温起伏不定,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速度也会增快。在严寒之后,春的气息来临,那些蛰伏已久的温热毒邪便要开始活动了。相关研究表明,诸如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等疾病,多在初春时节发生和流行。那么,为了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重视预防,在预防措施中,要把消灭传染源放在首要;其次是要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再次是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还要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立春节气,恰逢年关与春节,人们的饮食和起居也会异于寻常,如果不注意饮食,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那么,立春时节的饮食养生又当是如何呢?刚刚立春,其实还并没有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仍然还有冬日的余烬,然而这个时节往往容易引起肝火旺盛、身体炎症,从而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所以,立春时节的养生,当重在饮食。
1.饮食清淡消春火
立春伊始,万物复苏,但气候却处于冬春之交,容易发生郁热,从而引起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症状。所以,在立春时节,饮食一定要清淡,少时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如果有明显的上火症状的话,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比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2.黄绿蔬菜防春困
冬春之交,阴气与阳气交争,容易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春困。要应对春困,在饮食上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具体怎么吃才对路呢?应该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3.细选食物少疾病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饮食在于精。而这里的“精”,其实就是对食物的精挑细选。不吃贵的,要吃对的。立春之后,春季来临,气温将会逐渐升高,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了,容易侵犯人体。所以,建议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又如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4.胃肠疾病要当心
立春时节,往往暗含着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在年关时节,家家户户准备过大年,那段时日,基本上都是大鱼大肉,这样会增加胃的负担,容易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所以在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所以,大鱼大肉虽好吃,但过食可能会成灾哟!
5.祛痰养肺保平安
立春时节,往往是正月伊始,正月建寅,寅与人体的肺相应,所以,立春时节也极其容易罹患肺部疾患,尤其是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因此,在饮食上应该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立春了,一年的事业大计划开始了,一年的健康大计划也应该开始着手规划了。正如网络流传的“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的这句话一样,养生真的很重要,那么一年的养生计划,也要从立春开始。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池梦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