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一名重症病人24小时收费9元,吸痰只有1.5元。但一次CT检查费却要近千元,拿盒药就上百元。患者抱怨看病贵、医务人员抱怨待遇低,这样的矛盾怎么解决?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意见》的核心就是要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让患者和医务人员都能从医疗改革中受益。
1、药费、大型设备检查费等有望降低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现在生病去医院拿点药、做个检查,动辄就上千元,高昂的费用让人“病不起”。
《意见》提出,围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及当地政府补偿政策。而且,明确要“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以后患者花在药品和大型设备检查上的钱有望减少。
2、诊疗、手术、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价格将提高
有医生坦言,材料、设备费用比医务人员的手术劳务费还要高。“给人看病还不如给狗洗澡”,这如何能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意见》提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目的就是让医护人员的“阳光收入”能够充分体现劳务价值。
3、改革后患者费用负担总体上不增加
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了,患者的负担会不会增加?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已经明确:不会。
首先,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服务价格的部分,主要通过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以及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的空间,以确保医药费用总量维持平衡。
再者,会有配套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要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此外,还将强化医药费用控制。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障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明确控费指标,确保区域内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4、医疗服务也分级,患者将会有更多选择
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了,质量会有变化吗?不仅有变化,而且要分级。
《意见》提出,实行分级定价,根据医疗机构等级、医师级别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医疗服务制定不同价格,拉开价格差距,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5、未来去医院看病将按病种收费
过去,去医院看病是项目累加,未来将要按病种收费,也就是俗称的“一口价”。
《意见》提出,扩大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收费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收费的数量。到2016年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这样有啥好处?与按项目累计模式相比,它最大的好处是倒逼医院和医生从以往过度诊疗的扭曲状态向正常状态回归。
6、特需医疗服务规模将被严格控制
过去,不少公立医院因“特需”医疗服务过多备受争议。有专家表示,公立医院开展大量的特需服务是一种对公共资源的挤占,不符合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
《意见》提出,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及其他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严格控制特需医疗服务规模,提供特需医疗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7、医疗服务定价将有更多公众参与
医疗服务价格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价格制定当然少不了公众参与。《意见》明确,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医疗服务,要按照“管细、管好、管到位”的要求,加强医疗服务成本监审和价格监测,完善定价过程中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8、医疗机构违规收费将被严肃查处
过去,医疗机构乱收费,不少患者却投诉无门,有苦说不出。未来国家将严打乱收费行为,为患者“撑腰”。《意见》提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价格监督机制,发挥12358全国价格监管平台作用,依法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