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获悉:7月24日凌晨,该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联合攻关,获得了我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测序结果确认了该输入性病例为非洲流行的裂谷热病毒感染所致。”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童贻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经测定,该病毒基因组总长度为11980核苷酸,分为L、M和S三个节段,长度分别为6404核苷酸、3885核苷酸和1691核苷酸,与2009年南非分离株卡卡马斯的同源性最高,为98%。
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在安哥拉务工的汤某,7月14日晚(北京时间)在安哥拉出现发热伴头痛,以及全身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7月21日晚,患者抵达北京,入境时病情严重。23日上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对患者标本的裂谷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3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核酸复核检测结果为阳性。23日晚,国家卫生计生委组成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目前,该患者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治疗中。专家研判认为,此次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较小。
童贻刚介绍,裂谷热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成功解析,为病毒溯源提供了重要证据,可用于指导裂谷热病毒诊断试剂、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据悉,这也是全球首次从安哥拉获得裂谷热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使我国在裂谷热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中占得先机,也为更精确地诊断裂谷热和了解裂谷热病毒的变异奠定了基础。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2—6天,疫源地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和南部。裂谷热的主要传染源为疫源地的羊、牛、骆驼等动物,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组织、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引起,或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尚未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报道。人感染裂谷热病毒大多为隐性感染,少数患者感染后有发热、肝炎、视网膜炎、出血综合征、脑膜脑炎等症状,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多系统受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池梦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