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0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中日医院联合主办,北京医师协会眩晕专家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分会眩晕学组协办,中日医院中医针灸科承办的第44届北京针刀沙龙暨中日眩晕多学科高峰论坛在中日医院讲学厅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是中日医院明道讲坛系列活动之一。论坛邀请了首都颈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应邀做学术讲座和专题发言。
中日医院副院长彭明强代表医院致大会欢迎辞。他指出:眩晕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临床复杂病症,目前临床存在诊断困难、治疗不规范、治疗效果差等诸多问题,本次高峰论坛邀请了包括耳鼻喉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针灸科以及解剖学等眩晕相关领域的各学科知名专家、教授到会指导,专家们的思维碰撞必将促进眩晕诊疗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多学科专家的学术交流,提到眩晕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造福广大眩晕患者。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暨形态学实验中心主任张卫光教授做了题为《前庭中枢系统解剖与眩晕》的学术报告,张教授细致讲解了前庭中枢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眩晕相关神经通路,从解剖学角度深入探讨并讲解了眩晕的发病机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吴子明教授做了题为《BPPV的机制、诊断与临床治疗》的学术报告。吴教授结合自身20余年临床治疗经验,深入细致的讲解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暨耳石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技巧,并现场做了相关手法演示,提高与会人员对耳石症的认识及治疗水平。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主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行政部主任刘博教授做了题为《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的学术报告。刘教授指出梅尼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自该病发现并报道150年以来,各国学者对本病进行了长期艰辛的研究,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未有清楚的认识,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病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对本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教授结合临床对梅尼埃病的基础、临床诊断治疗做了细致详尽讲解。
中日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李中实教授做了题为《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李教授对颈性眩晕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发明了诊断、诱发该病的颈椎运动负荷试验,极大的提高了本病的诊疗水平。同时通过大量的科研数据论证了椎动脉、交感神经以及颈椎不稳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薛爽教授做了题为《中枢性眩晕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的学术报告,薛教授对于中枢性眩晕的病因及临床治疗进行了详尽、细致讲解。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李石良教授做了题为《颈源性眩晕与耳鸣的针刀临床治疗对策》的专题报告,李教授从临床出发,深入探讨的颈源性眩晕及耳鸣的发病机制,提出了针对性的针刀治疗方案,并通过详实的前期临床数据论证了针刀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颈源性眩晕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法。
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郭长青教授,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秘书长肖德华教授,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副院长、骨伤疼痛治疗中心主任王全贵教授,北京市武警总队第二医院康复理疗科张秀芬教授,北京和谐针刀医院任月林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疼痛科副主任罗涛教授等多名专家也在会上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专题发言。
会后,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次高峰论坛使与会人员对眩晕从基础到临床有了更为细致系统的认识,尤其对于针刀从业人员,提高了眩晕的诊疗水平,有利于眩晕领域针刀临床治疗的开展和疗效的提高。
推荐阅读:"牵手京津冀、群贤话岐黄"2016岐黄男科论坛在京举行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池梦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