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幼儿安全事件频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大多在为孩子的不幸感到惋惜,或是在批评家长的照顾不周。悲剧已经发生,惋惜与批评都显得苍白,最重要的是要在悲剧中吸取教训。下面我们就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一说如何来减少或避免幼儿受到伤害。
悲剧回放
2007年8月8日,山东济南银座双语幼儿园5岁儿童吴梓钰被接送孩子的两位老师及司机遗忘在封闭的班车上达9小时后困死。
2012年7月,上海一1岁半男童在超市门口玩摇摇车时,3根手指被摇摇车升降器的链条绞断。
2013年9月14日,一8岁泉州男童被摇摇车车身和底座夹住胸背部身亡。
2015年6月27日,湖南省湘潭市一名4岁男童被父母遗忘车内数小时,当发现时已身亡,孩子脸部有破损,瞳孔已放大,事发车窗玻璃上满是手指印。
2015年8月31日,家住咸阳旬邑县的4岁男童腾腾放假在家,当日下午4时许,一岁多的妹妹哭闹不停。母亲将妹妹抱到家门口哄,待妹妹熟睡后,母亲再去寻找大儿子腾腾,却已不见踪影。4小时后在马路对面一辆未锁的车内发现腾腾,转送医院后身亡。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无不心痛。近年来,关于幼儿受伤甚至死亡的新闻层出不穷。在美国,平均每年发生38起类似悲剧。美国法律规定,孩子被独自留在汽车内而闷热致死,这样的父母会被起诉“谋杀罪”。
在中国,做父母的都会有同一种体会:一分钟找不到孩子就着急了。孩子被遗忘在车上这么长时间,这做父母的已经不能用粗心来形容了。据有关部门实测,当夏日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温度就能升至55℃以上,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能致命。在这样的高温下,儿童很可能发生“热射病”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直至死亡。
痛定思痛
然而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什么都不做,悲痛过后,我们要反思悲剧的成因。在现场的家长必然是第一责任人,家长缺乏对孩子安全风险的预估,往往事情发生了才追悔莫及;其次公共设施的不安全性也是造成孩子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危险,一个淘气的想法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还有就是我们要说的教育问题了,教育不仅仅指的是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毕竟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作为家长也应积极接受和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创设安全的活动场地
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受到伤害事件大多发生在户外,即使没有生命危险,却也存在安全隐患。骨折、挫折伤、擦伤、扭伤等是幼儿常见的受伤种类。对事故高发场地及设施等所采取的对策,是尽量保证有足够的场地与设施供孩子们户外活动使用,也尽量维持设施能提供给孩子以运动经验获得的功能。比如在幼儿喜欢的游戏设施上面加装安全设施,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安全提示等等。
言传不如身教
幼儿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在保护幼儿安全及进行安全教育时,角度是多重的,也是灵活多变的。中国的父母多数会采用禁止的方法,即明令禁止孩子不能做某些事或者不能碰某些东西,在这一点上,国外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模仿性极强,所以,澳大利亚教师时刻注意为幼儿树立安全行为的榜样,例如,当教师使用工具、餐具、电器时总是小心翼翼。此外,教师还注意通过言传来促进身教,使身教与言教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比如,烹调活动时,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当我炒东西的时候,我非常小心地不去碰摸砂锅的边缘,这样就不会被烫伤。现在你们也学我的样子,炒炒看。”教师给幼儿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让幼儿进行操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迅速掌握安全技能。
当然,必要的规则也是化解安全隐患的法宝,为幼儿订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幼儿明白他们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幼儿违反规则时,也要做出一定的小惩罚。
幼儿安全小贴士
1.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玩电,让孩子了解玩火、玩电很危险。
2.教育孩子不要爬到楼房的窗台阳台上,让孩子知道会容易跌下去。
3.教育孩子不要把玩大头针、图钉、曲别针等细小尖锐的物品。
4.厨房对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场所。
5.教育孩子不要玩塑料袋,一旦套在头上会引起窒息。
6.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边玩耍或追逐。
7.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大人认为安全的地方,哪怕是一小会儿。
8.教育孩子被陌生人强迫带走时大喊救命并赶快逃走。
9.教育孩子不要把文具当做玩具把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