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7时30分,由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新创的现代花鼓戏《留守媳妇》在湖南大剧院欢乐上演。“留守媳妇”,这一不为城市人所熟知的妇女群体,也随着这部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在媒体的频繁曝光下,“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农村的弱势群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留守农村的已婚妇女群体,她们又面临着怎样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呢?
《留守媳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豆子村众多的留守媳妇中,村妇女主任何春秀也是其中之一。她忠于爱情,忠于家庭,坚守道德底线,是村里有名的好媳妇、好妻子、好干部。然而,她年轻漂亮,身边不乏暗恋者的干扰。由于夫妻长期分离,难免产生误会,乐观积极的她,在生活中也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情感压力。
《留守媳妇》试图从何春秀这个人物去反映留守妇女们的生存状态,讴歌那些坚守农村、孝敬公婆、忠于爱情、维护家庭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好媳妇,弘扬“忠诚、友善、团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无疑,这是一部正能量满满的好剧。当台上的何春秀不顾误解,不理谣言,尽忠职守地当好一个儿媳、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时,台下的观众为她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采访《留守媳妇》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冯之时,这位老编剧坦言,这个题材来源于两年前他的一次乡下采风。
“村子里面几乎没有青壮员,大部分都是老人、儿童,也有部分已婚妇女。当时村里的村支书,把我带到一个妇女主任家里吃饭,我们聊到农村目前的现状,他们的感触颇深。当时,这位妇女主任不住地叹息,说留守妇女的生活特别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丈夫也是常年不在家。不过相比生活上的辛苦,最难受的还是遭遇谣言的中伤。所以,当这些妇女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有一番好意的异性伸出援助之手,她们有时也不敢接受,只能咬牙拒绝。这位妇女主任在村上也是一位有口皆碑的能干女性,即使是她,也曾遭遇过非议。所以我听了以后,非常有感慨。”交谈中,冯之十分同情“留守妇女”的遭遇。
冯之说:“农村所面临的这样一个现状,也是时代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像何春秀这样的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在农村还是有很多。当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向我提出想排一台以女性为主的戏时,我立马就想到了这个题材。”
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与冯之的合作,这并不是第一次。在第四届湖南艺术节举办时,由冯之编剧、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草根村官》就一举拿下了“田汉大奖”。
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朱国强说:“作为地级市剧团,我们不拼大制作。农村题材的,带点轻喜、带点诙谐,贴近生活的剧本,我们最喜欢也最拿手。通过一个小视角,来展现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现状,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