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浩浩因为上课不听讲,学习成绩不佳,父母在老师的建议下带他就诊。浩浩从小好动,在幼儿园时就是有名的淘气包,但当时家长认为男孩好动很正常,淘孩子聪明,所以并未在意。上学后,他上课不听讲还打扰其他同学,一会儿拿别人的文具,一会儿拽女同学的辫子,下课在操场上奔跑打闹,同学关系不好;回家不愿意写作业,需要家长提醒、督促甚至陪着写,而且边写边玩,磨蹭马虎。老师和家长多次苦口婆心地教育、批评都无效。最后到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一检查,原来浩浩是生病了——儿童多动症。
近一成学龄儿童患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发育性的心理行为障碍,起病于6岁之前(常常在3岁时就有明显表现),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不分场合地过度活动,情绪不稳、好冲动、任性等。虽然多动症患儿的智商都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但由于上述症状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异质性的心理行为障碍,有遗传因素、社会、家庭、心理因素。包括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延迟或损伤、铅污染、微量元素(锌、铁等)缺乏、食物添加剂问题等多种可能的病因。国内有报道,在学龄儿童(6-12岁)中多动症患病率为5-10%,男孩是女孩的4-9倍,占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病例的第一位,估计全国约有1500-2000万多动症患儿。
多动症是影响终身的慢性病
儿童多动症是学龄儿童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有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有3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且多动症常常还同时患有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抽动障碍、心境障碍、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睡眠障碍、遗尿症、学习障碍和适应障碍等心理行为疾病。所以,儿童心理卫生学界普遍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影响终身的慢性疾病。
从临床来看,受多动症症状及其共患病的影响,患儿往往学业成绩落后,留级、休学、退学的比例会明显增高,经常出现不良行为如说谎、偷窃、逃学、打架、斗殴、破坏、网络依赖等,易发生外伤或事故,或出现法律问题,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不良,适应环境能力差,在成年期可以导致学历水平低、职业失败、自尊问题、婚姻问题、反社会行为或犯罪行为等。
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家庭承受着不断增加的压力,常因子女在外惹祸或老师批评感到自责,出现社会隔离和抑郁,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使收入下降,事业挫折,有的还会导致父母相互指责、埋怨,关系不良,甚至家庭破裂。
治疗儿童多动症需多方配合
对于儿童多动症可采取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多动症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的临床症状。心理行为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自我控制与注意力的训练、社会技巧的训练等,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注意力,掌握学业和事业上的技巧。必要时还要进行家庭心理治疗、学校干预等,使家长、老师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多动症,并积极配合治疗。通过严谨、科学的治疗、干预,多动症近期和远期疗效都是比较好的,在学业及社会功能上,都可以达到一个接近正常或者完全正常孩子的水平。
专家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多动症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诊断治疗。去医院应选择上午去,让孩子空腹,不喝水,不吃东西,因为医生需要给孩子做脑电图、微量元素及血铅化验,还要做心理测试(包括智力水平、智力结构、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感觉统合能力等测量)。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文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