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双胞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确实,双胞胎在很多方面都有很相似的地方,那么双胞胎会有心灵感应吗,心灵感应是两个人心灵相通的感应,那么双胞胎作为最相似的人是不是也会有心灵感应呢,下面就跟着小编来具体的看看吧。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对生活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双胞胎,一出生就被不同的家庭收养,40多年后二人重逢时发现他们的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兄弟俩都被取名为“詹姆士”,都在机械绘画和木工工艺方面具有天赋。二人都有过两次婚姻,他们的前妻都叫琳达,而现任妻子的名字又都是贝蒂。他们各有两个儿子,分别名叫詹姆士·艾伦和詹姆士·艾兰。此外,两家宠物狗的名字都叫“玩具”。
很多人看到这些惊人的相似都感到太神奇了,这是为什么,怎么那么巧,是不是像媒体上所说的是“心灵感应”?双胞胎之间到底有没有“心灵感应”存在?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的陈会昌教授表示,在我国,这种现象并没有进入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仍然属于所谓“超心理学”问题。科学工作者更多地把这种现象与遗传基因的相同或相似联系起来。国外一些研究者把“心灵感应”定义为排除借助所有已知的、可能的物质传递方式而出现的心灵信息传递现象。要证明这一现象的存在,需要有统计上的重复性。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证明“心灵感应”现象的存在。
“心灵感应”与基因相关
全世界双胞胎平均出生率为1∶89,双胞胎一般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类。同卵双胞胎指两个胎儿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这样的双胞胎一定是性别相同,外貌极为相似,在性格爱好方面也非常相近。全球每250个新生儿中就会出现1对同卵双胞胎。由于基因的接近和生活环境的相同,同卵双胞胎会呈现出很多的相似之处。在英国的约克郡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她们的外貌、性格、思维、行为方式和爱好都完全相同。她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表达感情,而且声调都一样,甚至她们说话打手势时手所指的方向也是一致的。两人走路的时候,手和脚的动作也完全相同。
与同卵双胞胎不同,异卵双胞胎是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他们的相似程度与其他非双生的兄弟姐妹一样,因为他们只拥有50%的相同基因。
有研究者指出,所谓的“心灵感应”一般都发生在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之间。这表明,这一现象的发生是与基因的相似程度直接相关的。
考试分数相同应该是巧合
在日常生活中,双胞胎考试分数相同往往被当作“心灵感应”的确凿证据。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在2001年的全国高考中,江苏扬中市的童茳、童葶孪生姐妹双双获得600分的好成绩。2004年上海卷高考中,双胞胎姐妹陈修文、陈修明也考出了“双胞胎”分数479分。更令人称奇的是,她们的单科成绩也非常接近。可是,双胞胎在高考中考出相同的分数,能够证明“心灵感应”的存在吗?
每年高考,全国分数相同的考生数以千计乃至万计,所以双胞胎分数相同的情况也并不稀奇。同卵双胞胎完全相同的基因决定了他们拥有相同的脑神经蛋白质结构,因此,如果后天所受的教育及家庭、生长环境一样,他们在思维活动中做出同样的选择是非常正常的。
同时,根据国外对双胞胎智力进行的研究,在同父母的兄弟姐妹间、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之间,都存在智力因素的接近性。而同卵双胞胎间的智力相似性最高,比异卵双胞胎平均要高出25个百分点。从已有的遗传学知识可知,由于基因相同,同卵双胞胎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都很相似,当他们面对同样的考试环境和考题时,就很有可能选择同样的解题方法甚至出现同样的错误。这种现象并不是所谓的“心灵感应”,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巧合。
对未知的东西不轻易否定
双胞胎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息息相通也经常被人们用“心灵感应”来解释。同卵双胞胎同时生病的情况十分常见。但是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双胞胎(特别是同卵双胞胎)的生理周期(包括智力周期、体力周期、情绪周期)较为一致。在遇到气候变化或其他的环境因素改变时,他们的身体会做出相同的反应。历史上甚至有双胞胎在睡梦中因心脏病同时发作而死亡的记录。因为有一些疾病,如某类心脏病引发猝死完全取决于一种遗传基因。
此外,很多双胞胎都有这样的经历:二人虽然身处异地,可是他们的情绪状况却常常很相似。有些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会怀疑是不是他们之间真的有“心灵感应”。其实这只是因为他们情绪周期的高潮和低谷总是同时到来。但如果双胞胎中的一人得知另一个人情绪低落或者高昂,一般会很快受到对方情绪的感染,这一点更容易从心理角度来理解。
当然,生命的很多奥秘人类还不能够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我们还无法理解。正如人类基因之父克里克所说,科学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并不轻易否定。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仍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心灵感应”的存在。
心灵感应是很奇妙的东西,对于双胞胎来说,他们是最容易获得心灵感应的,因为心灵感应就是要两人心灵相通,而双胞胎就很符合这样的要求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