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首见于《饮膳正要》,最早是当作调料用,煮肉时常放一二枚,是调味佳品。其味香扑鼻,有助消化,促进食欲的作用。但若只把它当成简单的调味料,就大错特错了。
医书记载,草果辛温,归脾胃经,具有辛香浓烈,祛痰截疟,消食化积之功,其温燥寒湿的作用更胜于草豆蔻,且能辟浊截疟,适用于寒湿内伏及疟疾等证。
临床上,中焦湿浊不化,舌易苔白腻而厚的现象,一般原则是芳香化湿,常用药是砂仁、厚朴、草蔻、菖蒲、佩兰、丁香之类。然而有一些案例临床效果不是很满意,不能达到立竿见影之效。久治效差,常在方中加草果6-9克,结果三两天白腻舌苔就退去,取效甚捷。
历史上也有善用草果的医家,如明末传染病学家吴又可先生。他治疗温疫的“达原饮”,方中用草果取其能芳香透达膜原湿浊之邪,古今皆知。且“达原饮”的典型舌象就是苔白厚积如粉,同样都湿郁中焦。“达原饮”的主药之一就是草果。
草果气味芳香浓馥,辛香可化湿,其药力类于草蔻而强于草蔻,且其温燥之性又较草蔻弱,故不甚伤阴。是一味温燥化湿而不伤阴的良药。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谷国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