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像一个食品加工厂,把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细细研磨、消化,吸收精华、弃掉糟粕,是供给身体营养不可缺少的“后勤部门”。
然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却只图嘴里痛快、眼前舒服,忽视了这个“后勤部”,特别是一些工作繁忙、压力大的白领、精英,胃疼、胃胀、反酸、烧心、便秘等消化系统不适,几乎成为家常便饭,去医院检查,又常常查不出器质性问题。据统计,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而查不出病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道疾病的20~40%。事实上,在中医看来,很多脾胃病都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有以下3种。
精神紧张肝气郁结。主要是指由精神焦虑和紧张导致的胃肠节律功能紊乱。中医所说的肝包括了消化、精神神经等多个系统的功能,认为“肝主疏泄”,肝能够正常疏泄,则能保障情志的舒畅、气血的流动和消化的渐旺。而情志抑郁、心情不畅时,则会导致肝气郁滞,一方面精神焦虑,容易紧张、发怒;另一方面克犯脾胃,导致中焦气滞、胃失和降,出现上腹部疼痛、痞满、嗳气等不适。
久坐不动脾胃变弱。中医所说的脾胃居于中焦,主运化和四肢肌肉,主要包括消化和运动系统。脾主升清,脾气能够上升,则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全身;胃主降浊,胃气得降,则消化的糟粕方能排出体外。一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则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胃肠运动迟缓,出现上腹部胀满、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缺乏运动的“坐班族”,再加上疲劳过度等,都会损伤脾胃。
吃得太油食滞胃脘。还有一种功能性消化不良以“撑”为主要表现,如上腹部饱胀、特别是在进食后加重,早饱,厌食等。中医认为,这多由饮食的停滞和湿浊的阻滞所致,其原因多与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或经常暴饮暴食,进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有关。反复伤胃使食阻胃肠难化,阻滞气机,纳入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吸收和排空,这不仅易导致饮食的停滞,也易酿生湿浊之邪,蕴结于中焦脾胃。
无论哪一种消化不良,除了必要的中药治疗,日常生活中的调理是关键。首先,要注意定时进餐,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穿着束紧腰部的衣裤就餐。其次,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此外,不要泡饭或和水进食,饭前或饭后不要喝大量的酒水饮料,吃饭时尽量不喝酒,饭后不要马上吸烟。有条件的话可在两餐之间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过多。最后,要避免大吃大喝,少吃过甜过咸,以及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食物,睡前不要进食太多。
推荐阅读:药补不如食补 秋季养生推荐四款食疗方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