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年研究人员王和兴、王娜等研究发现:儿童时期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相关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杂志《环境国际》。
长期以来,对抗生素与儿童肥胖的关联一直未能找到直接证据。6年前,王和兴领衔的团队着手创新研究方法,从2012年起,每年收集江苏、浙江、上海三地学龄儿童尿样约1500人份,同时探索建立尿样中多种抗生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课题组对2013年上海地区586名8至11岁学龄儿童的尿样进行研究,测定发现:儿童尿样中含有21种抗生素,包括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4种磺胺类抗生素和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其中79.6%的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上述21种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课题组随后按照尿中兽用抗生素浓度,将儿童分为由低到高的3个组,校正性别、年龄、家长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膨化食品摄入、亲友的吸烟状况等因素后发现:中、高浓度组的儿童肥胖风险,是低浓度组的儿童的1.99倍至3倍。课题组还采用体质指数与腰围来判断儿童超重或肥胖,并进一步分析尿液后发现,兽用抗生素或主要用于动物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超重或肥胖有明显联系。这意味着,来自食品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肥胖发生风险之间有正向关联。研究人员认为,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来源,主要通过污染水及食物进入人体。
另悉,此次研究未观察到肥胖或超重与医用抗生素有显著关联。研究人员认为,医用抗生素的使用,是短期高剂量暴露;来自食品或环境中的抗生素暴露,属长期低剂量暴露,这种暴露模式可能影响促进脂肪生成。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抗生素使用一年达16.2万吨,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课题组人员表示,下阶段团队将扩大检测样本量,进一步探讨儿童暴露低剂量抗生素对生长发育与健康的影响。课题组已对所采集的饮用水样、食物样本加以检测分析,进一步明确抗生素的主要来源。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池梦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