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民政局回应“托老所”困境:生存压力大

2016-11-16 09:34:22来源:新京报

昨日,就“托老所”荒废、“养老驿站”建设和居家养老等问题,北京民政部门进行了回应。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托老所”因为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没有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只是笼统要求每个社区建设一个“托老所”,生存和服务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

民政局回应“托老所”困境:生存压力大

11月14日下午,石景山区一“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在和老人做游戏。

民政局回应“托老所”困境:生存压力大

昨日,住在西城区一“养老驿站”的老人在聊天。

据他介绍,“托老所”已经是过去式,今后将借助原有闲置“托老所”资源,建设“养老驿站”。北京市目前正在布局的“家-养老驿站-养老照料中心”三级养老模式中,“养老驿站”是家和养老照料中心之间的桥梁和驿站,提供短托的服务。

70家是转为全托的数量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周洪敬本月11日在“第五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北京市养老驿站座谈会”上透露,北京市自2009年起陆续建设了2000家“托老所”,目前只有70家活下来。

巨大的数量差异引起广泛关注。李红兵解释,“托老所”大量闲置的情况确实存在,但70家并不是全部存活的数量。而是当时自己求变,变成全托性“托老所”,并且存活较好的“托老所”数量。这种全托性的“托老所”类似小型养老所,但不是法人。

记者在民政局网站查询到了北京市社会办全托型床位补贴统计表,2014年10月—2015年3月,有67家全托型“托老所”领取了3321600元补贴。

按照2011年民政部发布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简称“托老所”)是一种“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李红兵说,这种全托性“托老所”突破原来“日托”的界限,允许老人过夜,受到一些老年人的欢迎。但这并不规范,运营主体不是法人。因此,这种模式的托老所,或者“向上”求变,变成真正的养老机构,接受安全监管;或者“向下”求变,变成“养老驿站”,提供介于“养老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之间的服务。

对“托老所”如何存活考虑不周

李红兵介绍,当年建设“托老所”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要求每个社区建设一家托老所,而对于“谁来服务”“怎么服务”“为谁服务”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

“只是放了三四张床,让老年人来住。”李红兵说,“好一点的变成社区活动中心,老人可以来打打牌,打打麻将,差一点的直接就荒废了。”

此外,当时对于“托老所”如何存活也没有很好的考虑,大多数托老所还要考虑房租问题,尤其是私人办的,部分是自己租的房子,生存压力比较大。

未来三年将建千余所“养老驿站”

李红兵说,以前“托老所”存在问题,注定被历史淘汰,现在借助“养老驿站”让它新生,成为“托老所”升级版。

北京市今年计划建设150个养老驿站,目前开始运营的有80个。“但是,这80个中,多数是由之前的提供养老服务的场所转过来的。今后我们将统计建设完成并交付运营的数量。”按照规划,未来三年内,北京将再建1000多所“养老驿站”。

养老驿站的建设按照所在区域人口密度和需求建设,基本每5000名老人建设一所,辐射方圆一公里左右区域。常住非户籍老人也可享受养老服务。

政府免费提供场地

与“托老所”相比,“养老驿站”的场地和设施全由政府提供。

目前北京市在进行“社区闲置资源”摸底普查,之前闲置的“托老所”将变身“养老驿站”。

建设“养老驿站”的事权在区级政府,由各区统筹乡街道建设。以朝阳为例,朝阳已经拿出100个场所,用来匹配养老驿站。

除了免费提供场所,政府还为“养老驿站”提供补贴,包括床位补贴、餐费补贴等,建设一个驿站,最多能获得30万的政府补贴。

主要接收失能老人

按照规划,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是养老驿站的主要目的,也是养老照料中心的主要目的。

李红兵介绍,每个驿站辐射5000名老人,按照失能4.78%的比例来算,5000人中大概有200多人是失能老人,而养老驿站服务的失能老年人是200左右。有的可以短托、有的上门提供服务。

记者探访的儆堂集丰台新村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就设有阿尔茨海默照料专区,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主要接收失能、半失能、不能自理、失智老人。

支持“连锁经营”

李红兵介绍,“养老驿站”要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非常支持连锁经营。

对于政府来说,连锁更利于监管;对于企业来说,连锁可以降低成本,如连锁企业开设中央食堂,就可以减少食堂的成本。

为了进行连锁经营,各区有意压缩参与机构的数量。目前,东城和朝阳各召进来15家左右。朝阳44个街乡镇让几百个社区去对接,而东城17个街道,也会对接15家左右。

李红兵说,市一级层面也会拿出入围名单,但为了避免垄断,每家运营的“养老驿站”数量不能超过各区的1/3。

考虑提供金融服务

对于养老驿站的发展方向,李红兵解释,希望养老驿站发展成平台,“就像插板,根据这个社区的需求,需要什么服务,就由专业团队‘插入’这个服务。”

记者探访发现,目前已经运营的“养老驿站”提供主要服务并不相同,如提供餐食服务、康复服务,有的还有自己的医疗机构。

目前,市民政局正和市卫计委沟通,希望把正在规划的社区护理站建在“养老驿站”里。此外,还与金融系统沟通,在养老驿站设点,为老年人提供金融类服务。

■释疑

“养老驿站”和养老照料中心有何不同

前者短托服务不能超两周,后者提供全托服务

李红兵介绍,“养老驿站”和养老照料中心是目前居家养老布局的两个层级,都是由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都以接收失能老人为主,并且要辐射社区老年人。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养老照料中心是真正的养老机构。此外,养老照料中心需要服务更失能的老人,且提供全托服务。而“养老驿站”现在短托服务不能超过两周。

《关于做好2016年养老机构辐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规定,对养老照料中心辐射服务的内容和数量进行了规定,比如提供短期照料服务,即要为辐射区域内失能、高龄独居以及其他需要临时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全托服务,按照有关定价收取托老费用。

相比养老驿站,养老照料中心辐射范围更大,可能会同时对接多个驿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并同时集成多种类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对于二者的支持方式也并不相同,对于养老照料中心的支持,主要是资金方面的,一家中心所可以获得不超过450万的床位补贴和设备购置补贴。对于“养老驿站”的支持主要是场地方面,免费提供场所,而资金补贴额度在30万左右。

据李红兵介绍,目前全市在建和已运营的养老照料中心数量是208家,仍有部分已规划的中心未建成。

采写/摄影记者李玉坤


推荐阅读:习近平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嵘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北京2009年起建2000家“托老所” 目前仅活下70家 自2009年起北京市建了2000家“托老所”,但是活下...【详细】
罕见病面临缺医、缺药、价高三大困境 ​在与病魔艰难抗争近两年后,王海洋永远地闭上了...【详细】
科学家发现精子遭遇困境会团结合作 据英国《BBC新闻》报道,科学家们近日发现,精子在...【详细】
国务院出暖政:保障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为了给困境儿童营造安全无虞、生活无忧、充满关爱...【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