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郡华佗、南阳张机、侯官董奉,三人齐名,合称“建安三神医”,代表着东汉末年最高的医学水平。但是《三国演义》中的神医是华佗,其他两位并没有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都是东汉末年人,年龄也相差无几,到底谁最利害?三个人有没有交集?
樵郡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中原各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尤其擅长外科,被后世医家称为外科始祖。
《三国志》中记载,华佗擅长养生,年近百岁犹有壮容。又精于方药,为人治病时,选药不过数种,且全凭眼手,并不用秤,煮熟便饮,服后即愈。尤其是针灸治病时,神乎其神。发明“麻沸散”,神奇的“麻沸散”早已失传,无人知其配方。可以做各种手术,即便在今天看来,这些手术的难度也不能算小,因为剖腹手术并非仅仅是麻醉问题,还涉及详细的解剖知识、有效的止血、消毒技术等。
华佗之所以被后人视为外科神医,与明代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有直接关系。《三国演义》中记述了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以及准备在“麻沸散”的帮助下,为曹操开颅取出风痫治疗头痛等故事。从《三国志》所记载的病例来看,华佗同样是一位以药物和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名医。
南阳张机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乃中医之经典,后世从医者无不看过这本书。
《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谈到,张氏家族原本人丁兴旺,但在建安纪年(196)之后的数年中,死亡了三分之二,其中大多为伤寒。所以张仲景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参考《黄帝内经》、《难经》等医籍,著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在宋代之后,此书从“方书”上升为理论性“经典”,而且被誉为是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经典。
后人大多认为,张仲景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纲领,这一纲领指导了中医其后一千多年的发展。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张仲景进一步将外感病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症状概括为六个类型(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阙阴病),后人将之归结为“六经辨证”。由于六经包括手六经和足六经,即十二经,十二经又络属各个脏腑,故“六经辨证”的实质,被认为是将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与整个脏腑、经络联系了起来。
侯官董奉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长乐县古槐乡青山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董奉住士燮府中,后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欲害之。董奉利用气功装死,骗过士燮后逃走。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吴天纪四年(280年),董奉逝世。
张仲景治病更注重于“调”,且注重食疗;华佗留下的则是动大手术的事例居多,且精于医药研究;至于董奉,流于后世的更多是他的医德而非医术。在医学界,张仲景的地位毋庸置疑,无人能出其右;而在民间,华佗的知名度则远远高于张仲景。
推荐阅读:穿到汉代,考古专家说也可以涮锅撸串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谷国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