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适当春“捂” 要注意三点

2017-02-13 13:35:07来源:健康台

俗话说“春天孩子儿脸,一天变三变”。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降低,就比较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所以春季要做好春“捂”工作。

适当春“捂” 要注意三点

1、脚部保暖避免刺骨冰凉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气温低时女性的血液循环降低,手足末梢因供血差是最容易冷冰的部位。还有一些人的关节炎也开始复发,出现怕冷、怕风甚至刺痛的症状。

此时女性不宜穿露脚面的春秋鞋,应当穿上球鞋等夹层鞋,垫上棉垫,但鞋要宽松,不宜过紧。

另外,吃黑木耳、洋葱等食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根据身体情况,也可炖些鱼汤、红豆汤、排骨汤、西洋参汤增加免疫力。

2、腰部保暖避免腰肌劳损

腰部支撑人的上半身,带动下半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旦腰部受凉,很容易发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平时站立、行走、坐卧姿势不正确,也容易使薄弱的腰肌发生劳损。

春分之后,女性朋友千万不要为了时髦穿着一抬胳膊、一弯腰就露出腰背的衣服,否则寒气郁结,风湿痹痛都会紧随而来。日常饮食可多选择大葱、香菜、花生、韭菜、菠菜食用,配合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腹部保暖避免宫寒痛经

中医认为,天冷时节寒邪入表,若不注意保暖,寒气走窜入里,就会导致“宫寒”,引起月经推迟、痛经等疾病。有不少爱美的女性衣着单薄,只穿短裙、丝袜出门,这样极易使身体受寒。

老中医提醒女性朋友,特别是月经期间,不要长坐冰冷的凳子,着衣要保证前心后背、腰部、腹部等重要部位的温暖。穿裙子的话,最好要穿厚羊毛袜打底,平时多吃热性食物,比如羊肉及多吃山药、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

如何判断是否“捂”?

“捂”的具体标准可以综合考虑气温和个人感觉两方面。

首先看温度。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其次凭感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如果感觉“捂”了身体会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否则,“捂”出了汗,万一再被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最后还要注意昼夜温差。这也是判断捂不捂的标准之一。早春时节,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身体免受冷空气突至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当天气预报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10摄氏度时,就该小心防寒了。


推荐阅读:春季为何火气大 吃野菜能降火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甜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初春为什么要春捂 春捂要多久 ​中医养生保健学中讲究“春捂秋冻”,即早春的时...【详细】
春季要适当春捂 可“下厚上薄”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季寒暖交替无常,阴寒...【详细】
防“倒春寒” 该如何“捂”?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冬去春来,寒气始退...【详细】
春捂秋冻 究竟怎样“捂”才健康?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虽现在已经是春天了,...【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