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健康科普需要全社会参与

2017-05-02 17:17:16来源:人民健康网

健康科普需要全社会参与

这些天,一位朋友家里正在装修,向笔者求教如何选购一台好的空气净化器。笔者陪着他到一些电器超市转了转,又到电商平台和各大论坛了解一番,结果却更加一头雾水:除了商家鱼龙混杂,其中的卖点也是五花八门。从宣称“PM2.5净化率达到99%”到“有效去除甲醛等有害气体”,从单次过滤效率到容污量,消费者不仅要警惕商家夸大功能、虚假宣传,还要自学各种专有名词、专业概念,稍有差池,就可能沦为无良商家欺骗消费者、大肆敛财的受害者。

虽说买东西、挑东西是消费者自己的事,但是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学习、接受到一些与自身健康相关的专业知识、科学知识,并转化为生活常识,应当是当前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中国科普人员和科普场馆数量有了明显增长,科普图书种类也更加丰富,各地每年也举办许多科普活动。不过,优质的科普内容仍然比较缺乏。官方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具备科学素质的中国公民比例只有6.2%,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接近20%。可见,与公众不断增长、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需求相比,科普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主要和原创的优秀科普作品匮乏有关。一项社会调查发现,50%的受访者愿意相信科学家、科普作家撰写的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科普文章。但是,当前的科普文章,无论是在作品内容、设计、制作,还是照顾读者感受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科普产业总体上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科普资源“碎片化”“孤岛”现象普遍存在。此外,一些“伪科普”“假专家”层出不穷,也淹没了本就很少的真正的科学声音。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科协“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全民阅读,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

要提高公众的健康理念和科学素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政府角度来说,应该做好摸家底、制规划、助推广的工作。其他具体的不擅长的事,不妨发动社会力量,借助市场手段。例如,在健康科普产品创意设计、科普展览、科普玩具、科普教育、科普旅游等方面,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可能成为风口。只要让进入其中的个人、机构、企业真正活跃起来,科普同样可以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从满足公众需求的角度来说,健康科普内容需要注重传播效果。什么内容是公众关心却因为专业知识受限而无法理解的?什么科普形式受大多数公众欢迎?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更多的科学家、科普作家甚至相关企业、机构通过实践来把握。这方面有很多不错的事例。例如科学网站“果壳网”发表的很多科普文章,不仅切中公众日常生活知识“痛点”,而且形式活泼生动,让内容生产者与读者形成了良性互动。

总之,随着知识谱系不断细分,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同时也可能对其他领域知之甚少。这时候,更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到健康科普工作中来,让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开来。当然,如何让参与其中的人和机构既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又能传播科学新知,这同样需要全社会相关各方的关注、实践和创新。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丝雨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科普:关于食物过敏的病因 日常生活中,食物过敏现象经常发生,下面就为大家...【详细】
科普:青少年行为问题可能源于脑灰质缺乏 英国伯明翰大学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出现行为...【详细】
小儿肺炎防治 “世界肺炎日”科普活动举办 11月12日是第九个“世界肺炎日”,今年的主题为“...【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