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心脏有六大损友

2017-05-02 17:46:01来源:人民健康网

心脏有六大损友

损友1:肺部疾病

发烧肺炎很伤心

“俗话说,心肺不分家。肺部疾病可以说是心脏段数最高的‘损友’,”张海澄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肺一旦出问题,心就会受影响。肺心病指的就是肺源性心脏病,中老年人尤其要当心。

张海澄说,肺部疾病这个“损友”对心脏的破坏方式主要有:一是如果心脏本身有结构、功能等问题,最害怕的就是感冒发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这很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二是慢性肺心病,主要由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引起。三是急性肺心病。举例来说,某位患者腿上有血栓,一旦脱落上行到右心脏,接着堵在肺动脉导致肺栓塞,就会诱发急性肺心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此外,高原性肺心病也是由肺部引起的心脏疾病。

肺心病治疗以肺部疾病为主,比如用支气管解痉药,必要时运用抗菌药、吸氧等,同时也要针对心脏疾病症状进行治疗。由于肺心病多侵犯右心,因此需更加注意利尿问题。张海澄还提醒到,慢性肺心病患者需要生活得更加精细,一定要戒烟,否则更伤肺和心;注意别着凉,减少感冒发烧;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雾霾天少出门,出门必戴口罩;勤打扫,保证环境卫生,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等。

损友2:肾病

排尿困难给心脏加压

近期,一项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发现,肾病是全球心脏病死亡的主因之一。研究者对188个国家1990年~2013年6个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分析发现,2013年肾脏功能下降与全球4%的死亡人数有关,即22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的死亡与心脏有关,另有近一半死于肾衰竭。

张海澄表示,一方面,肾脏是重要的排水器官,它出问题水不能顺利排出体外,血液量增加,便会导致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增加,损害心功能;另一方面,肾脏或肾动脉病变,会使肾分泌激素增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增大,心脏肥厚,损伤心功能。

“治疗上,与普通心脏疾病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利尿最重要,”张海澄说,临床上对肾脏疾病引起的心脏问题,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利尿问题,患者的心脏异常状况就能很快好转。建议心脏病患者每年做一次血检、尿检,尤其是晨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

损友3:脑卒中

严防血栓和狭窄

一定程度上讲,心脑是一个整体。心脏病和脑卒中有很多共同的“敌人”,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两者也可以说是互为损友。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研究人员发现,无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的平均值为52%;卒中一年后心梗的风险为3%,近1/3的患者有超过50%的冠状动脉狭窄。许顶立告诉记者,临床上,脑卒中和心脏病同步发生、卒中后突发心梗或心梗后突发卒中的情况,确实都不少见。脑卒中后要尤其关注心脏健康,建议患者遵医嘱做好相关检查,服相关药物。其他脑部疾病如癫痫、脑水肿等,也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此外,心脏病尤其是心房纤颤、冠心病等,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是心脏本身病变产生的左房血栓会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堵塞脑部血管诱发脑栓塞;二是严重心脏功能障碍会导致心脏输血量减少,脑部缺血,致使脑供血不足和血栓形成。这也提醒心脏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治疗,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好病情发展,改善心功能,避免被脑卒中纠缠上,房颤病人尤其要坚持抗凝治疗。

损友4:甲亢和甲减

激素异常流向心脏

很多人对甲状腺结节非常恐惧,但对甲亢、甲减等则重视不够。其实,任何激素都要到心脏。甲状腺生病了,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就会出现异常,进而可能伤害心脏。许顶立说,以甲亢为例,它会过量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导致心动过速、心肌受损。

“甲亢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心脏问题,比如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心衰等,其中心律失常中以房颤和早搏尤其常见,”张海澄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有关数据表明,甲亢患者的房颤风险比正常人高出30%~50%;老年甲亢患者中,20%~30%有房颤问题,心血管并发症是甲亢患者死亡的主因之一。持续甲减也容易导致胆固醇明显增高,出现心包积液等,进而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许顶立提醒,甲亢患者一定不要轻易做造影,这很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应在相关评估后再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曾提醒,70岁以上老人患上甲状腺疾病后,房颤、心衰等风险大大提高,应尤其重视,每一两年查一次甲状腺B超。生活中,心脏病患者尤其要避免熬夜、情绪紧张、压力过大,以免增加甲状腺疾病风险。

损友5:胆囊炎

引发心律失常和心梗

“临床上,我们曾接诊过一位年轻男性,他患有严重的胆囊炎,送来时已经心梗了。我们通过心脏造影发现,他的冠状动脉正常。”许顶立告诉记者,胆心病也叫胆心综合征,是指原发病在胆囊(如胆结石、胆囊炎等),由此引起的心绞痛、心律不齐甚至心梗等。

胆的问题之所以会损害心脏功能,主要是因为胆和心脏有部分交叉的支配神经(T4~5脊神经),当胆囊疾病发作时,胆道出现炎症或胆管内压力会增高等,患者剧烈疼痛,这就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从而出现心脏问题。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胆红素、胆酸等迷走神经兴奋物质的分泌,也可能抑制心肌细胞能量代偿,降低心脏活动功能。

许顶立表示,一般来讲,胆心病的发生也表明,主人的冠状动脉本身可能已经出了点问题。胆心病的治疗,应以原发病胆囊疾病的治疗为主,单纯采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治疗,疗效常不理想。比如由胆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一般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往往不好,换成可减轻胆绞痛的药物时,反而可能更有效。许顶立最后提醒,除了胆囊疾病,胃部疾病尤其是反流性食道炎也可能诱发心脏问题,即胃心病。但临床上引起心肌梗死的很少见。

损友6:坏心情

心脏真会被气病

心理因素对心脏的影响之大,可能是你未曾想到的。张海澄提及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有些爱生闷气的人,尤以中老年女性居多,生闷气后,心尖部会膨出,好比气球鼓出一个大包。经过十多天治疗,患者气消了,大部分都能恢复正常,称为应激性心肌病(心尖球囊综合征)。

刘梅颜告诉记者,这背后的机理十分复杂。简单地说,跟人在焦虑、生气、愤怒等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人体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有关,它们会让血管收缩,引起类似心脏病症状。据调查,约有50%~60%的心脏病患者合并有心理问题,也就是患上了“双心病”。

刘梅颜说,更年期男女,从事高度紧张的职业,性格内向或爱着急、容易敏感、有压力不爱宣泄等人群,发生“双心病”的几率更高,需尤其警惕。治疗上,是先治心脏疾病还是心理疾病,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如已经出现明显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肯定要先治疗心脏。针对心理疾病的防治,我们始终认为药物治疗要放在最后,首先可多让患者跟亲人好友在一起,给情绪找个安全的宣泄口;其次,建议每天坚持运动40分钟,有助于良性激素的恢复;再次,坚持多样化饮食,补足各种营养素;最后,在必要时使用一些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等。如出现“双心病”的相关症状,建议到专科医院的“双心门诊”就诊。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丝雨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每天发呆10分钟 少患心脏病 正如发动机对汽车的作用一样,心脏是延续人体生命...【详细】
南京市儿童医院借3D技术打印一颗心脏 近日,南京市儿童医院为一名出生仅3个月的复杂先心...【详细】
这4种放松方式 其实是对心脏的酷刑! 焦虑、抑郁是心脏病常见的诱发因素,但不合理的一...【详细】
儿童常喝含糖饮料易得心脏病 美国研究者发现: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