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未来的某天,你起大早从黄牛手里买到一张人工智能专家号,你战战兢兢地坐在医院办公室的椅子上,人工智能医生来了,开始诊断你的病情。
看不到以往冷言冷语的面孔,你心里还觉得空落落的。诊断结束,你拿着人工智能专家写的诊断证明,居然发现每个字都能清清楚楚地认出来。你嘟囔了一句:字写得这么清楚,肯定不会看病,算了,我还是去隔壁村找王医生给我看看吧。
描述这个场景,主要是为了提出我们的疑问:人工智能医生来了,但病人们真的会抛弃老专家而去相信人工智能医生吗?
看上去很美很贵的人工智能医生
讲真,人工智能医生来势汹汹,先是有政策支持。
上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说道:研究完善适应人工智能的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政策体系,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问题。足见国家对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应用的看重。
BAT也开始在AI医疗上发力。
前有百度公布百度医疗大脑,号称要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正面PK谷歌、IBM;后有阿里健康发布医疗AI产品“DoctorYou”,包括临床医学科研诊断平台、医疗辅助检测引擎、医师能力培训系统等;上个月,腾讯也发布了医疗AI影像产品矩阵“腾讯觅影”,并宣布首个应用AI医学影像的食管癌早筛项目进入临床预试验阶段。
港片里说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现在BAT终于齐了,全部扎堆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
此外,人工智能医生的代表沃森更是从医疗领域切入,并迅速打开场面,正式进入上海的部分医疗结构,例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交大医院附属仁济医院等,开始给病人诊断病情。
一切现象似乎都在证明人工智能医生正蒸蒸日上,然而,我们的观点却有些不同:人工智能医生声势虽然浩大,但也只是看上去很美,起码现在是这个样子。
AI如果把人治坏了,医闹找谁算账?
显然,在如今的技术水平下,人工智能医生还无法单独行医,之前媒体对于沃森的报道也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合作显示:在结直肠癌治疗方案上,沃森与瑞金医院专家的临床一致率为85%—92%;经过版本升级,沃森与医院专家关于一些病例的意见出入消失了,变得与专家意见完全一致。这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目前还得听人类专家的。
当然,即使人工智能可以单独行医,我们的观点还是保持不变:不会有太多人去让人工智能给他看病治疗。
这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人性使然。如果你观察过病人看医生的情况,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有些人的病在老家看不好,特地跑到北上广的大医院来挂专家号去看,经过一番波折终于挂上了专家号,等看完之后他们还得抱怨一句:大医院的专家也就那样。接下来该用偏方用偏方,该跳大神的跳大神。
以目前中国病人的整体素质来看,他们连人类老专家的话都不信,你让他们去信一台机器?有点不大可能。
第二,假设有人去看了人工智能医生,结果AI把人给治坏了,这下可怎么办?医闹也不知道该找谁了。在以前,病人家属会抓住主治医师一顿猛锤,现在呢?打AI除了让自己手疼之外好像并无益处,讹钱也没不太好讹了。
当然,我们还是相信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医闹的人会越来越少。
医院决策依据缺失下的隐患
现在很多人鼓吹AI医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重点强调了智能医疗。
国务院推出《规划》,目的是想为AI加一把火,事实上这把火也加的也正是时候,《规划》的确戳中了AI从业者的G点,但可怕的也正在于此:一窝蜂的涌入让良莠不齐的企业进入到这个需要高度专业知识的医疗领域,让医院在面对新事物时缺乏参考标的。
一旦选择有误,最终给患者带来风险和隐患,甚至会出现利益关系和灰色交易,在智能医疗的光鲜外衣下,让医生医院的服务能力下降。
以上只是我们基于自己的认知和观念做出的一些推导,不求别人认同,只是希望让大家能看到一些不同的声音。
最后,我们打心底盼望着人工智能医生能够让更多的人从心理接受,并通过不断升级,能帮助更多病患摆脱疾病的折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