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公职玩拉面,拉面搭上互联网—— 这碗拉面味道鲜(守望)
曾经是全村第一个“上班的”,三年前辞职“务农”,和老乡们一起做拉面……作为一名80后,他的这碗“新拉面”够潮、够鲜
山沟里走出个“上班的”
马青云的老家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舀洞村,小山村偏远闭塞,过去穷得叮当响。不少农户供不起孩子上学,观念落后,总想让娃娃尽早跟着大人干活挣钱。4个自然村共用一所小学,每村仅有10多名学生。
马青云兄弟多,为“保”他上学,三个哥哥相继辍学,到老乡的拉面馆打工,后来自己开面馆。2001年马青云考上了青海警校,大专毕业后专升本考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都来给他“搭红”——披红挂彩祝贺。
大学毕业后,马青云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西宁市公安局工作,成了全村第一个“上班的”,而且升了职。然而,一直以来的拉面情结,最终让他重新与拉面结缘。
脱贫面还能“吃”多久
化隆地跨黄河两岸,是典型的西部高原贫困县。穷则思变,1988年前后,一些农民走出大山,到厦门等地开拉面馆。亲带亲、邻帮邻,像滚雪球一样,外出“吃”拉面的越来越多。30年“星火燎原”,化隆拉面渐成气候,带动起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的拉面大军共15万余人,开面馆共2万多家。粗略统计,2015年海东化隆等地农民靠面馆“拉”进腰包近40亿余元。
一碗拉面,深度改变着这个贫困县。年轻人大多外出做拉面生意,没有闲人惹是生非,马青云经常“无事可做”。
化隆人一般打着“兰州拉面”的牌子,把小面馆开到祖国大江南北。2012年前后,甘肃本土多家品牌拉面开始到省外跑马,进入一些大中城市开连锁店,与化隆人的小面馆贴身“竞技”。连锁店环境优雅,一碗面15元,红红火火;化隆人的小面馆犹如一只“丑小鸭”,一碗面只卖8元,依然冷冷清清。
有一次,马青云在杭州期间,兰州一家品牌拉面开进杭州,开始装修。附近有化隆人开了小面馆,担心生意被抢,就去阻挠开店,后来事闹大了,十多个化隆人被拘留。听说此事的马青云陷入沉思:拉面让许多化隆人富了口袋,为何今日却陷入困境?面对竞争,传统的小面馆吃不开了。相对于连锁店,化隆拉面卖的只是一碗面,缺乏系统的技术培训和现代管理制度。
“要是做拉面产业的全链条服务,引导农民走正道、闯富路,不是可以帮助更多父老乡亲吗?”有了想法,从杭州返回西宁后,2013年5月,马青云递交了辞职报告。
“互联网+”再造一碗“新拉面”
辞职容易,接下来怎么干?马青云决定借助“互联网+”,来做一碗“新拉面”。
2013年10月,中国拉面网和微信公众号上线,几个拉面户入股,支持马青云创业。2015年5月,他们的拉面电商平台出炉,线上出售厨具、餐具和食材等,还在西宁设立实体展厅,用户可一站式买齐开拉面馆用具。
为“粘”住更多有效用户,他们在线下开动脑筋。2016年初,位于化隆县群科镇的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培训服务中心成立,当地政府购买服务,交给马青云团队运营。这里提供法律课堂、拉面技术培训等系统化服务,2016年首批培训140多人。
化隆县委书记刘建昱感慨:“拉面是化隆农民精准脱贫最直接、有效的路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惠及老百姓。”
青海化隆等地农民出省一般坐火车。2016年3月,马青云团队在西宁站候车厅开了家拉面店,8月份又增设贵宾厅,为拉面户提供餐饮、送站等服务。外出做拉面的农民可在这里歇脚喝茶,免费上网。马成龙是这家实体店的店长。为提高一碗面的附加值,马成龙和同事们开发出牦牛杂面。在青海等地,一碗普通牛肉拉面一般卖7元,加入牦牛杂,可卖10多元。
电商平台运营初期,每月订单3到5万元,如今增至几十万元,他们在海东市平安区建设了仓储物流中心,广州、苏州和天津三个区域配送中心也正在筹建中。
今年1月初,马青云和他的小伙伴们打造的中国拉面手机APP上线。
“化隆贫困面比较大,拉面很适合普通农户脱贫。”化隆县长马金星是个拉面通,“拉面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要补链,互联网+拉面+N是实现产业化的路径。我们正在招商,在化隆建设拉面‘中央厨房’,打造独具高原和民族特色的拉面产业。”
一碗面到底能改变什么,难以想象。让马青云欣喜的是,他看到面二代、面三代们挣钱后,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许多人把孩子带在身边,到内地上学,2015年县文理科状元都是拉面娃……
推荐阅读:“蒜你狠”依然狠 下半年价或跌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