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通告称,近期在部分城市组织开展了经营环节重点水产品专项检查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合格样品为739批次,合格率为91.5%,有69批次样品不合格。
抽检结果的公布,让水产品消费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因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引起的水产品安全问题,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早在2000年,农业部就开始强调水产品禁用孔雀石绿。2002年,孔雀石绿被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同时,国家颁布的《无公害食品标准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明确规定孔雀石绿“不得检出”。
但10多年过去了,孔雀石绿等禁药却没能在水产养殖业中销声匿迹,自2011年以来,全国多地的卫生检疫检验和疾控部门抽检数据中,均有检出孔雀石绿的记录。比如专项检查发现,鲜活水产品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合格样品中,孔雀石绿不合格46批次,硝基呋喃代谢物不合格21批次,氯霉素不合格3批次。
由于孔雀石绿等兽药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效果明显、易于获取,在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贩运中,被用来给活鱼“防病”。如果水产养殖密度过高,超出了正常水体承受的范围,鱼虾蟹贝之类更易生病,往往依靠大量投药的方式保证“不减产”。另一方面,由于只是禁止在动物性食品中使用孔雀石绿等物质,而孔雀石绿作为一种染料,可以公开销售,购买这些产品也没有任何限制,在实体店里、电商平台上,各个品牌的孔雀石绿试剂都可以随意购买。
这些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在搞“运动式执法”,成效总是有的,却也常给人一种“违规抓不尽”的感觉,好像刚刚打击了这边的嚣张气焰,那边又出事儿了。就当前来看,像孔雀石绿这类药物,在实体店面、电商平台上可以随意购买,养殖商、批发商、零售商能够轻易获取并添加在水产品中;而监管部门要想找出哪批水产品含有“有毒物质”,可是费劲多了,需要专门指派人员购买样品后,再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检测。
杜绝“水产品添加禁药”,除了要重拳出击、严查严打外,还要着手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广实施产地标识准入制,给水产品贴上特有的身份标签。若日后检测出问题,可以直接追溯到源头,依法让违规者付出应有代价。同时,探索建立互联网兽药销售监管联动机制,对在实体店、网络销售孔雀石绿等具有抗生素功能的禁用化合物,建立实名购买和流向登记制度,实施严格管控。
推荐阅读:原奶价涨 婴幼儿奶粉难涨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