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牛肉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后,我国牛肉产业迎接“危机”,以“美国牛肉”为师并真正经历一些市场的摔打,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近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定下了明确期限,表示要在今年7月16日前实现美国牛肉输华。
中国牛肉市场将上演“三国演义”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进口“美国牛肉”,对于打破澳牛等进口牛肉逐年涨价、走私牛肉猖獗等现象,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国内舆论却存在一些异议,不少人仍抱着“某一方吃亏、某一方获益”的零和博弈思维。
笔者认为,在进口“美国牛肉”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作为“交换”,美国也要进口中国的熟鸡肉等。现代国际贸易早已告别传统的“重商主义”(鼓励多出口、少进口)旧观念,简单消极抵制进口来保护本国市场早已被“交换”和“互惠”思维所替代。中美只有在相互博弈、相互合作、相互妥协的合作性博弈之下,才有实现“双赢”的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牛肉进入中国市场后,今后必将与澳洲牛肉、风头正盛的南美牛肉上演“三国演义”,价格战、质量战的“硝烟”不可避免,那时最大的赢家一定属于中国消费者和“吃货”们。
对中国牛肉市场并非一件坏事
要说中国牛肉产业一点影响都没有也是不客观的,这涉及国际贸易中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中国牛肉产业相对美国牛肉大国而言,是绝对的“幼稚产业”。但是否进行“幼稚产业保护”,要对保护成本和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进行比较。如果对保护成本大于预期利润的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该产业就不能作为幼稚产业进行保护。
在实践中,“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仍受到诸多质疑。“温室里的花朵”也同样普遍存在于“幼稚产业保护”当中,襁褓中的婴儿也需要抱到室外去“晒晒太阳”。产业是“竞争”中成长的,而不是在“溺爱”中长大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彩电、冰箱等产业面临国际巨头的“挤压”,反而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贸易会促使国际分工日趋专业化,重点在于发展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总的经济福利与社会福利。
我国牛肉产业在过去长达14年的美国牛肉禁令中,产业竞争能力并未因此而得到显著提升。现在美国牛肉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后,我国牛肉产业迎接“危机”,以“美国牛肉”为师,并真正经历一些市场的摔打,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笑纳“美国牛肉”体现“互惠”理念
“交换”和“互惠”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石。即便是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的“重商主义”也变得“开明”“进取”起来。“开明的重商主义”虽然仍坚持“出口有益,进口有害”的观点,但在保持贸易顺差的前提下,同时增加进口和出口都是有益的;“进取性贸易保护主义”虽然仍坚持“保护强化贸易地位”,但已不是简单消极抵制进口来保护本国市场,而是积极地鼓励出口来促进国内增长。即便不说“和气生财”这样空泛的大道理,也对持有国际贸易零和博弈思维的人极具现实启发意义。
我们还应该看到,笑纳“美国牛肉”,对我国牛肉产业影响并不是很大、面也不是很广。农民还可以在现代农业结构调整中获得更好的充分就业,对中国而言是“礼轻”。但对美国、对特朗普而言,却是“义重”。为此,特朗普忍不住表态称“中国允许进口美国牛肉才是真正的新闻”,其实“美国将开放从中国进口熟制禽肉”也是“真正的新闻”。正如李克强总理说的“中国的鸡肉在国际市场上也很有竞争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期待中美之间更多的“交换”与“互惠”,而不是传闻的对抗甚至贸易战。盘和林(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丝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