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征医院原价5.6元的自制搽剂被炒卖至123元、北京同仁医院原价5.68元的“磺胺冰片膏”被售卖至88元高价……近日,记者接到读者爆料,一些不法商家在网上高价炒卖大医院明星院内制剂。
健康时报记者发现,这种现象还真不少见。网络上有数个专门倒卖医院自制药的博客,专门高价售卖北京中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20多所大型三甲医院的近400种药品。
近400种自制药被高价炒卖
记者在一家名为“北京中医医院芩柏芙蓉软膏红纱条”的博客中看到,除北京同仁医院被炒卖的“磺胺冰片膏”外,还有北京儿童医院“湿疹愈乳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方苍耳子片”、北京宣武中医医院的“珍珠烫伤膏”等近400种各大医院招牌自制药,每一篇代购药品的博文内,附有相应药品的实拍图、疗效、用法等药品信息。
早在2016年6月1日,该博客就已发布“北京中医医院芩柏软膏代购”消息,最近一条则为7月3日的“北京中医医院三伏贴代购”。而另一家名为“代购药品创伤止痛乳膏鼻炎三号”博客,更是从2015年7月15日起便开始代购药品,截至今日仍在更新中。
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上该博主,其微信朋友圈中也在售卖医院自制药。交谈中该博主坦承自己并非医生,但能挂号代开各大医院自制药。“都是我们去医院挂号,绝对保质保真。”该博主信誓旦旦地保证。
网购院内制剂风险不少
医院院内制剂,往往是医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制得,与同类药品相比,往往针对性强且价廉物美,深受患者信赖。
健康时报曾报道过全国各大医院院内制剂小药方,比如同仁医院磺胺冰片膏治鼻炎效果极佳,一盒只要5.68元;首都儿研所肤乐霜一直深受妈妈们欢迎,是儿童用药的“明星药”;在汶川地震发挥奇效的“红纱条”,堪称北京中医医院王牌愈疮药,价格不足10元。据记者了解,在某商品网站上,北京中医医院的“红纱条”目前已被炒至135元。
不过,这些药物属于医院内部制剂且价格低廉,但需要通过排队挂号、医生开处方的方式购买,需要患者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很多人宁愿选择多花点钱在网络代购。对于商家来说,高价炒卖仍市场广阔,为了赚取丰厚利润铤而走险也就不足为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高蕊表示:按照相关规定,院内制剂只允许在该制剂所属医院凭医生处方购买,不允许在院外销售。在网上售卖院内制剂有诸多风险。
一方面,任何药品都有一定适用范围,患者诊断前自行购药可能药不对症,导致延误或加重病情,具有较高用药风险。据北京中医医院内部人士介绍,“红纱条”对化腐生肌、促进疮面愈合具有奇效,但其主要成分之一的红粉属中等毒性药物,必须在医师诊断后确定符合“红纱条”适应症,严格控制剂量且在正确指导下使用,否则适得其反。
另一方面,网上售卖药品来源不明、质量堪忧,不排除有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仿制伪造药品,患者购到假冒伪劣药品,不仅损害健康,还可能维权无门。
私自倒卖自制药涉嫌违法
医院自制药,官方名称为“医疗机构制剂”。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公布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表示,依据2015年修订的现行《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医院自制制剂应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省级药监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配制过程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并且只能在本院使用,不能对外流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且经主管部门批准,才能在指定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
张新年强调,在医院外或网络上以任何形式销售或变相销售医院自制药均属行政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甚至可追究刑事责任。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及第二十一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不得购进和销售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
也就是说,这些“医疗机构制剂”只能在制剂单位凭处方购买使用,市场上并未供应,有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尚且不得购进及销售,网上无证经营、私自代购销售医院制剂更属违法行为。
院内制剂转化为新药路途漫长
张新年律师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同时,应引导医院将一些疗效显著的自制药品变成国药准字号,加大政策和经费扶植力度,甚至交由专业的药品生产企业批量生产,以惠及更多患者。
而从院内制剂转化为新药,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蕊介绍,院内制剂是各医院基于本院应用经验,在某些疾病上有初步疗效,有效性、安全性数据得到初步肯定的药物。研究基础相对薄弱,需本院医生处方指导下应用,并未完全推向市场。国药准字号新药有要求标准高于院内制剂,院内制剂要转化为新药,还需更加严谨药学、药理、毒理、动物有效性实验数据,并需在人体进行大规模二、三期临床试验,整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成为国药准字号新药。
在这个过程当中,仅有很少一部分的院内制剂的能够转化为新药,更多的院内制剂在新药转换的过程中,会因为安全性、有效性不充分、数据不足等问题而不能转换为新药。
高蕊提醒患者,院内制剂在应用过程中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患者应到院内制剂所属医院,凭医生处方购买药品,这样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才能获得最好保障,更好发挥院内制剂作用。缺少医生指导环节而选择网上购药,会有极大应用风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