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管理过程中,疾病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至关重要。很多疾病生物标志物在人体内的含量和浓度极低,传统检测技术往往无法准确地捕捉到这些人体的生理病理信号,无法提供临床所需的检测灵敏度,因此造成疾病信息收集不完整,进而产生可能的诊断误差,影响治疗。在此背景下,发展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诊断新技术,在细胞和分子层面全面准确地捕捉生命体内与疾病相关的异常变化,将为疾病的早期预警、疗效判定、诊疗一体等提供极大的临床价值。
此次下一代高敏检测技术与应用论坛拟于2018年8月17-18日在上海召开!论坛将结合液体活检、微流控技术、外泌体等主题,从高灵敏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以及新技术研发、产业化等角度,邀请领域大咖探讨,推动高敏检测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
2018液体活检新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作为下一代高敏检测技术与应用论坛中的峰会之一,会中将邀请莱顿大学莱顿化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符汪洋(Wangyang Fu)出任演讲嘉宾,并分享题为“DNA高灵敏检测新技术”的主旨报告。
符汪洋和研究伙伴在2017年10月25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的标题为“Biosensing near the neutrality point of graphene”的论文,在业界反应甚好。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和中国上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优雅而又简单的方法来改进石墨烯传感器的灵敏度。这些所谓的“下一代石墨烯电子生化传感器设备”因具有非常低的电子噪音而能够检测含量非常低的HIV DNA。实现方式就是在这种传感器的中性点(neutrality point)附近对它进行操作,这是因为他发现在中性点附近,能够让它的电子噪音最小化。
Fu和同事们也对低噪音石墨烯芯片在生化检测上的应用进行了概念验证。为此,他们利用他们的传感器检测HIV DNA。他们选择一个HIV基因的片段作为实验对象。这种单链DNA片段结合到石墨烯表面上。论文共同作者Lingyan Feng和Dirk Mayer说道,“首先利用一个嵌二萘(pyrene)连接基团将一种单链PNA分子---一种合成的DNA变体---非共价地固定在石墨烯表面上。随后,一种互补的DNA链能够结合上来。我们能够在一种非常低的噪音水平下非常灵敏地检测这种杂交事件。”
论文共同作者Andreas Offenh?usser和Hans-Joachim Krause总结道,“开发低噪音的可携带的可靠的石墨烯传感器用于POCT检测正处于石墨烯电子器件和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前沿。这可能对更加广泛的医学诊断领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石墨烯的丰富电子特性已吸引了人们利用这种二维材料进行电子检测化学物和生物分子的巨大兴趣。莱顿大学莱顿化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Wangyang Fu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收集石墨烯提供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用于开发多功能的电子传感器设备。然而,制造实际的石墨烯电子传感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理解和维持低水平电子噪音的能力。我们认为这是限制这种传感器分辨率的根本原因。”
Wangyang Fu不仅在Science Advances文章中新提出和实现了一种高灵敏检测HIV DNA片段的方法。同时,他还有一些在研项目希望利用高频技术或者纳米孔技术进行DNA测序。近期他将通过中组部第14批“青年千人”回国工作(目前仍在国外)。
想了解更多关于符汪洋老师的最新项目进展吗?请关注由生物谷于2018年8月17-18号在上海举办的“2018液体活检新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吧!
重要提醒:
2018液体活检新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做为下一代高敏检测技术与应用论坛系列平行会之一,将与2018(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前沿研讨会和2018外泌体技术与应用论坛同期举行。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