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将于7月17日正式启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食品安全关系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最基本需要,是政府、企业、社会共同的追求。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一方面要严字当头,落实“党政同责”,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让人民吃得放心;另一方面要德法并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思路,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巨大潜能,构建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为全景展现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情况,本报特别推出“2018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特刊”,敬请关注。
无籽葡萄蘸了避孕药系谣言,榴莲与牛奶同吃致死属虚构,西瓜与桃同吃会中毒没有科学依据……这是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食药舆情》周报近期针对夏季可能出现的水果类谣言进行的“预防式辟谣”。从去年开始,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强了对食品领域热点问题的研判,与网信等部门建立了谣言治理联动机制,预判谣言炒作热点,把握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大力开展“预防式辟谣”,让真相跑在谣言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工作已初具成效,正在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但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亟待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业、科技界、企业、媒体和消费者之间的共治,合力推动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近年来,在食品界的共同努力下,相关食品安全舆情热点密度减少、热度降低,食品安全态势整体稳中向好。”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的“2017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显示,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共组织食品抽检23.33万批次样品,总体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7.6%,比2016年提高0.8个百分点。抽检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中向好。具体表现在四大方面:大宗消费食品整体合格率保持高位;大型生产经营企业样品抽检合格率持续提升;婴幼儿配方食品合格率又有提高;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步减少,其中相关部门已连续9年未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检出“三聚氰胺”,也连续4年未在蛋制品中检出“苏丹红”。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坚持发挥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对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科学支撑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学术团体和技术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24项,涉及食品安全与营养指标近2万项,基本覆盖日常消费的食品品种。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也日益完善。据介绍,目前,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普遍推行了良好操作规范,5000多家食品企业建立了诚信管理体系,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更是实现了产品100%可追溯。
由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近年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风险交流体系形成有效的科学积累,促使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从以危机应对为特征的‘热点解析’转向以风险预防为特征的‘预警提示’,这种变化体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管理更加主动、从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也更加顺畅。”孟素荷说。
针对治理难度最大的网络食品谣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成功地打出“组合拳”,取得明显效果:加大信息主动发布力度,2017年共发布辟谣信息85条次,及时准确地澄清了谣言;建立了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3960余个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微信号、头条号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建立的食品药品辟谣数据库已收录3万余条次数据,可对“旧谣重炒”类谣言实现24小时内快速批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指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实力提升、监管到位、共治显效”方面: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消费者维权、社会监督有效运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以国家监测机构为龙头,逐步向省、市、县各级延伸的完整监测体系;食品安全数据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国联网的食品安全数据库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含食品安全科普)效果明显。
共治共享提升治理效能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已取得不少成绩,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这方面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为:监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食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规制中,各主体如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科学工作者、媒体等与各层面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表示。
陈君石认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破解之道在于政府、企业、社会“科学共治”。即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机制,确保监管机构、社会组织、消费者等主体掌握食品安全的数据、信息,且逐步将信息公开法治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健全食品行业信用评价机制,通过社会信用、信誉机制来遏制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机会主义倾向;培育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第三方力量,强化第三方主体参与评估机制;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科学认知水平。
“科学共治”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应认识到科普强大的‘防御’功能,传递正确、科学的信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孟素荷表示,目前,科研院校、行业企业、新闻媒体等都提高了对科普工作的关注度。例如,浙江大学已把科普工作纳入工作评价指标;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建立了“全国食品科普教育基地”;媒体界逐渐形成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相辅相成的辟谣“生力军”,仅腾讯在2017年就已发布辟谣文章1411篇。
不忘初心 用心做科普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业务部主任 阮光锋
这些年,消费者对如何吃得健康越来越关注,各种各样的谣言也随之流行起来。在我看来,消费者之所以对食品安全不信任,多数是因其对现代食品工业不了解;而食品谣言的泛滥,也是因为消费者对食物的营养本质不了解。这与科普不及时有很大关系。
帮助消费者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是我从事科普工作的初衷。科普工作看似渺小、琐碎,实则对公众帮助很大,是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极大助力。科普工作者要不忘初心,耐得住寂寞,用心做好公众科普,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学的乐趣,体味到科技的益处。
科学信息鉴别机制亟待建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
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范志红
最近几年,科普的社会大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公众对科普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部门和行业学会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
尽管出版市场及网络上的科普信息越来越多,但由于缺乏版权保护和相关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优质的原创科普作品仍然十分稀缺,且作品以传播具体知识为主,真正起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用的作品更少。
此外,科普人才的培养和提升也没有形成机制,致使非专业人员成为传播平台的主体。社会上还有很多貌似科普信息的内容,其中却夹杂了商业信息,甚至其本身就是错误解读或谣言,误导公众。为此,建议及早建立科学信息鉴别和管理机制。
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食品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副主任 钟凯
食品科普在过去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食品科普主要集中在辟谣方面,因为网络谣言肆虐,给行业和食品监管带来了很大挑战。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谣言的打击力度,使造谣传谣者受到法律制裁,舆论环境逐渐好转。当然,随着科普力度的不断加大,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也得到提高,作为科普作者,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现在,食品科普的重点正逐步转向营养健康和食品技术方面,公众以此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食品。实际上,食品安全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远远小于不合理膳食结构。希望随着食品科普的持续深入,消费者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要专业也要接地气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
食品卫生系主任 马冠生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谣言不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些伪食品安全专家、伪养生专家源源不断地发布伪科普信息。伪科普信息的传播和流行,不仅误导了人们的理念、认识和行为,扰乱了市场的稳定,还影响到食品正常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甚至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开展科普工作是科研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从事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是让公众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同样意义非凡。
开展科普工作,要有责任感,要把健康传播作为一项事业来做。只有坚守、持之以恒才能见效。科普工作要落地,必须接地气。要把生涩难懂的科学研究结果转换成贴近生活且百姓能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开展科普工作,还需要科技、媒体等多领域的团结合作。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