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预测心血管病风险有新模型

2018-06-14 11:50:15来源:健康报网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团队,开发出一款可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模型适用于60岁以下或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中低危的个体,输入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等指标数据,即可综合评估心血管疾病的终生(至85岁)发病风险。近日,该研究成果作为《科学通报》(英文版)杂志封面文章在线发表。

该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模型是“China-PAR”研究的新成果之一。“China-PAR”研究整合了“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等4项前瞻性队列随访数据,总样本量超过12万人,分性别构建了心血管疾病终生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已证明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此项研究将10年发病风险大于等于10%的群体定义为“10年风险高危”,将终生发病风险大于等于32.8%的个体定义为“终生风险高危”。研究者发现,10年风险高危和终生风险高危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将明显提前。以35岁男性为例,与低危群体相比,10年风险高危个体的发病时间提前3年,终生风险高危个体提前4.6年,而合并10年风险高危和终生风险高危两因素的男性,发病时间要提前8.6年。

该团队还开发了基于该模型的网络风险计算器及相关手机应用程序,免费对公众开放。公众可评估自身的发病风险并得到健康指导及建议。顾东风表示,该模型让中青年人或“10年风险评估”为中低危人群能“看得见,读得懂”自己不同年龄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强改善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杂志同期配发了美国布朗大学刘思敏教授的评论。他认为:“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10年风险和终生风险评估工具将有助于减轻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中国心血管病年报2015》发布,治疗率及控制率是瓶颈 日前,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详细】
“3D替身模型”为患者试药 日前,在由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详细】
肿瘤免疫治疗小鼠模型构建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机制的阐明与嵌合抗原受体T...【详细】
偏头痛会增加中风的风险吗? 近日,新的研究表明有偏头痛的老年人患中风的几率...【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