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医疗|培养全科医生不能单靠制度激励

2018-03-08 11:44:38来源:科技日报

“委员通道”首秀上,作为全科医生的医药界别委员吴浩亮相,回应公众关切。去年一条“5亿人有家庭医生”的新闻,无意之间成为一个“促发器”,使人们对全科医生暗恋式的“万民期待”,转变为单恋式的“万众瞩目”。

在民声民意的推动下,全科医生“成建制”工作走上了制度建设的快车道。《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了完善与激励。而全科医生事业能否真正达到人民的期待,还至少需要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需要万众合力提高人气。全科医生的人气缺在两头,一头是医生,一头是患者。医生一头,人才是缺乏的,这也是国务院颁布出台《意见》所针对的问题。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越基层的岗位越艰苦,却因为远离上层关注而越没有上升空间。即便《意见》在薪金、职称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倾斜,但身在基层的社区医院始终在晋升通道、学术视野方面鞭长莫及。因此,念了5年医学专业的本科,或9年的医学博士之后,努力挤进实力雄厚的三级大医院在很长一段时间仍会是择业的主流。

退一步讲,即便这些按规培养、完成培训的学生愿意填补全科医生的数字缺口,但医疗科学是一个经验性科学,学生历练为老师还需要更多的病例以及时间。这与患者一头的人气缺乏是互为因果的,患者越少、经验越缺乏,医术越不被信任,结果是患者更少。社区的全科医生是不是真能看好病?会不会诊断错误?这个盘桓在公众潜意识里的疑虑,制度解决不了,但却是人民健康之路上最大的障目之石。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建议,尝试通过医保报销杠杆,即不同的报销比例引导病人向社区去。这一做法的有效性还有待实践检验。

其次,要提高信息畅达率。吴浩委员在此前表示,社区医生是为患者提供“连续固定”的服务的,其中“连续”所仰仗的就是信息的畅达和连续。例如病人有哪些病史、做过哪些手术,甚至用过什么药、生活习惯如何等,这些信息如果可以如银行存取款记录一样,形成一个“健康账本”,并且被所有的医疗系统调用,将能提供对患者最全面的健康管理。而这一点的完成,还需要医患之外的更多合力,包括信息科技领域、金融投资领域甚至人工智能领域。事实上,美国从小布什时代就开始推动卫生信息系统的构建,并于奥巴马时代拨款200多亿美元用于实施《卫生信息技术促进经济与临床健康法案》,促进更多的跨界合作。而在我国,基层医院除了位于城市的社区之外,还遍布于广大的偏远地区,甚至是老少边穷地区,如何让医疗信息之网做到无缝覆盖,任重而道远。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试点启动 今年计划招生5000名 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详细】
六部门: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文,要...【详细】
六部委发文:我国将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助理全科医生培...【详细】
北京全科医学优师计划启动 ​北京市全科医学百名优师计划近日启动。来自北京...【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