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营养餐计划”资金拨付不及时
西南某县教师反映,营养餐的费用不能按时拨付到位,都是学生吃完后再拨款,且具体的拨款时间还不确定。为了保障营养餐的顺利实施,学校就要通过向教师借钱、家长补款等形式先行垫付,每学期差不多要借3-4万元。
●“营养餐计划”服务人员配套经费严重不足
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餐计划”服务人员费用,该项经费支出只能挤占餐费和公用经费。
●“营养餐计划”实施所需的水、电、煤气等配套费用短缺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学校食堂(伙房)的水、电、煤、气等日常运行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但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学校均表示难以承担这部分额外支出。基层学校的解决办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从公用经费中支出。但对一些学校而言,公用经费除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外,几乎所剩无几。另一种是从营养餐资金中截取。
●“营养餐计划”的配套场所与配套设施不完备
调研中发现,部分连片特困地区存在营养餐加工场所和学生用餐场地受限、食堂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一是部分地区尚未建成食堂以提供营养餐加工场所及学生用餐场地。如中南某县有学校没有专门场所做饭,只能将教室改造成做饭场所;该地区另一县食堂空间不足以容纳学生就餐,有校长提到:“中午免费的营养餐,学生分三批吃,食堂不够用,学校决定不了。”二是食堂未配置用餐桌椅板凳。我们在西南某县的调研发现,由于新建食堂未配备桌椅板凳,学生就餐只能回到教室,或者蹲在食堂外面就餐。三是学校无统一的用餐碗筷和清洗消毒设备等,用餐卫生难以得到保证。
●部分地区的餐品单一,易导致浪费
某些学校营养餐食品过于单一,与学生的饮食习惯不符,长时间吃一种食品会产生“饮食疲劳”,易造成浪费。例如,西南某县学生早餐习惯吃米线,但营养餐实行的是“牛奶+面包”的固定搭配方式,学生没有吃面包和牛奶的习惯;西北某县营养餐(课间餐)种类很单一,只有定制奶(前几年还有蛋黄派和水果),学生吃多了就不爱吃了。
●乡村小规模学校实施“营养餐计划”存在诸多问题
小规模学校因受场地、人员和经费条件等限制,不具备统一供餐条件,采用了较为灵活的供餐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存在直接把补助发放给学生的现象,违反了政策规定。西南某小学把补助发给老师,再由老师发给学生,学生直接从家里带饭到学校热一下。
第二,有些学校表示与农户达成供餐协议,但并未真正组织学生到村民家里用餐。
第三,营养餐采用配送方式,受运输距离所限,餐品质量受影响。西北某小学教师在访谈中对调研人员说:“(营养餐)是从中心校送来的,但送到我们学校就糊了,不能吃。”
吃出真正的营养,好政策需要配套落实
“营养餐计划”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了把这项工程落实好,各级政府应统筹安排,在资金配套、硬件设施、配餐方式、食品安全以及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
●并非所有贫困地区学生均贫困,并非所有富裕地区学生经济条件均好——“营养餐计划”应扩大覆盖面,增强针对性
2016年9月,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范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的意见》,提出要启动扩大地方试点工作,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这种按照地区的贫困程度来确定补助范围的做法体现了操作的方便性,但是,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换言之,并非所有贫困地区的学生均是贫困学生,也并非所有富裕地区的学生均是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我们的调查发现,贫困地区也存在一部分家庭富裕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餐饮标准已经远超“营养餐计划”的补助标准,普遍不愿意在学校用餐,而学校却是按照人头准备营养餐,这样极易造成浪费。同时,有部分非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非常贫困,非常需要免费营养餐来加强营养,但却因所处的地区而无法享受。因此,为了使“营养餐计划”能够真正用于需要的学生身上,应尽快制定依据学生贫困程度的补助办法,把全国所有义务教育贫困学生纳入该计划,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