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的爱情,大多有甜蜜的过程,完美的结局。各种戏剧性元素的拼凑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使观众从唯美的爱情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满足了对爱的需求和情感的需要。尽管类型、演员、故事情节五花八门,但不少观众发现,影视剧里的爱恋心理可谓套路满满。北京慧明内观心理工作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签约心理咨询师郑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活跃在银幕前的爱情类影视剧,总结起来大致有四类:校园青春剧、宫廷斗争剧、剩男剩女剧和玄幻修仙剧。这些影视剧如此火爆的背后,体现了观众什么心理?
校园青春剧:初恋模式
很多人难忘初恋,喜欢观看以初恋和青春期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因为这类作品往往触碰到内心深处原生家庭带来的情感回忆。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在12~18岁时进入青春期,开始构建“自我”,也开始对异性产生爱恋。对外界摸索的过程中,那些能够满足其爱恋欲望的形象首先会充满视线。如果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很有魅力和力量,这个爱恋对象可能很像父母中的一个。父母如果能够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可以让孩子的情感发生良性转移。若这个孩子的原生家庭存在问题,便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男主角陈孝正就是例子,他出身单亲家庭,母亲性格孤僻,他从小缺乏男性榜样,也缺乏对良好婚恋情感的学习,这些原生家庭的问题注定了男主角的初恋不会成功。而有类似生活经历的人看到这些“虐心”场景,难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剩男剩女剧:困难模式
从2006年开始,“剩男剩女”这个词汇开始流行,通常是指到了适婚年龄还未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为了迎合这类受众,活跃在大荧幕上的剩男剩女剧越来越多,揭示了剩男剩女的种种难言之隐,将剩男愁婚、剩女愁嫁的原因进行了生活还原,引发共鸣。
为何“剩”,原因多种。郑莉解释说,心理学相关研究和咨询实践发现:一个人的婚姻观,通常在其成长的家庭和童年的经历中已埋下了种子。“家”带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一般人到适婚年龄,都会选择成家。但若原生家庭没有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长大后会缺少择偶成家的动力。0~3岁时最需要父母的陪伴,获得依恋安全感以及信任感,若此时缺少陪伴,长大后便会在内心深处过度依恋父母,难以走出原生家庭。这样的人可能在一两段失败的恋爱之后就对爱情失去信心。喜爱观看这类影视剧的观众,看似从作品中得到了陪伴和安慰,产生了“有很多人跟自己一样”的感觉而欣慰,其实这类影视剧对剩男剩女们走出婚姻困境并没有多少帮助。
宫廷斗争剧:固执模式
以《甄嬛传》为首的宫斗剧长盛不衰。郑莉表示,宫斗剧其实蕴含着“俄狄浦斯情结”,这是指在3~6岁时,孩子对异性父母产生情愫,即男孩恋母,女孩恋父。在这一阶段,要让孩子明白父亲母亲是相爱的,自己无法得到除亲情以外的回应,孩子便会慢慢走出恋父、恋母情结;若处理不当,则会固执其中。以女孩为例,若父亲经常疏离和打骂,让她长期得不到父爱,内心又无法认可母亲甚至嫉妒母亲,她便无法走出恋父情结,她潜意识里还是希望有一个爱自己的父亲。这会使她固执于恋父上,产生想要去跟别人争宠的念头。后宫中,表现为把其他妃子当成假想妈妈,产生嫉妒心理。由于这种“阴暗”心理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但平时又不能表现出来,看宫斗剧则是很好的宣泄。
玄幻修仙剧:完美模式
最近,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热,很多女性观众疯狂迷恋剧中的男主角夜华,体现了人们内心对完美爱情的向往。郑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心理学对于人格的描述,有个词叫“完美主义”,性格中这种倾向强的人,往往对自己和他人有更高的要求。爱情上表现为永远不满意自己的伴侣,向往完美无缺的另一半。观众之所以爱看这类玄幻修仙剧,就是想要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渴望拥有强大本领和拥有一段不离不弃的完美爱情,这类电视剧帮观众实现了。
年轻人容易受影视的影响,这几类影视剧大火,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这些影视剧会触碰到我们内心还未解决的创伤或情结,让我们好像得到了陪伴,从中得到慰藉。“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还不够普及,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内心探索还不够充分。所以,不少人一旦遇到能与自己潜意识中的观念产生共鸣的影视剧,便沉迷其中。”郑莉说。但这类影视剧只是打开了观众的伤口,却没有提供治愈的方法。
对此,郑莉呼吁,观众不要过度沉迷影视爱恋,应懂得自我节制。学会解离,即不把自己幻想成男女主角,当发觉自己开始入戏时要学会抽身而出。如果从剧中反观到内心创伤或情结,要学会寻求健康途径疏导,不应沉沦剧中。多看书、多运动、多与亲人朋友沟通,有助于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剧作家们也应多尝试不同类型的创作,不断去探索自己以及观众的内心世界,挖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创作出更多正能量的影视剧作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丝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