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万人患有心力衰竭,这是导致死亡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在的治疗手段只能减缓病程,但不能修复心脏,开发新的修复性的治疗方法变得越发重要。
近日,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DZHK)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从人的多功能干细胞中培育出一种可搏动的心脏组织,也称为“心脏补丁”或“人造心肌”(EHM),首次成功地用于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测试。
这种“心脏补丁”在满足临床条件时可用于所损失心肌组织的再造。此外,采用创新的、个性化的3D打印技术,可为患者生产大小和形状适合的心脏补丁,而且表现出成人心脏的特性,提高了心率过程中心脏的力量,这在之前的实验室试验中从未实现过。
EHM可直接用做心脏补丁和新药的研发及测试,无需再做动物实验。心脏修复要求能把心脏补丁从实验室精准地安装到病人的心脏上,而对于医药研发,具有与心脏相似的稳定的功能,以及能用动力损耗、细胞死亡和生物标志物的释放等典型临床症状模仿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则是关键。DZHK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方法不会危及受试者和病人,恰好可用于开发有效而安全的医药。
EHM的培育方法及其在医药测试和心脏修复方面的首次示范性应用的情况发表在近期的医学杂志《循环》(Circulation)上。
推荐阅读:研究发现pNaKtide可以减弱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